俄軍入侵烏克蘭導致歐美經濟制裁俄羅斯和軍援烏克蘭,中國偏向俄羅斯的立場,不僅並未公開譴責俄國的軍事行動,經濟方面更為俄羅斯小麥等商品打開進口大門,引發爭議。近來積極研擬對中策略的美國對中國近來動作和表態不滿,傳出試圖將對俄制裁一併擴及中國。
華爾街日報2月27日引述美國官員表示,若中俄關係出現分歧,美國將有望從中獲益。因此,美方欲藉由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行動挑撥中俄兩大緊密盟友,迫使中國對此做出選擇,其一選項是與俄羅斯站在同陣線,但恐共同面臨各國制裁;抑或是,繼續保持與歐美各國的重要經濟聯繫。
路透日前報導,以美國為首的多國日前宣布,將俄羅斯自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的結算系統剔除。美國官員隨後指出,中國當前並未向俄羅斯伸出援手,助其規避相關制裁。
美國官員認為,若中國企業和銀行試圖幫助俄羅斯,部分與技術出口管制相關的懲罰性制裁或將同時對中國造成打擊。另外,中國一旦減少對俄支持,使俄羅斯在烏克蘭議題上進一步遭國際孤立,將降低中俄其他方面的合作能力,使中國的可靠性降低。
MSNBC引述美國白宮發言人莎琪(Jen Psaki)27日再表示,中國已經配合執行美國和盟友對俄羅斯實施的部分制裁措施,且曾在上周表態支持烏克蘭主權,但中國還應該有更多行動。莎琪呼籲,中國應公開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
俄烏衝突升溫以來,中國官方態度採模糊策略。外交部多次重申,各國主權和領土完整應當得到尊重和維護,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也應當得到共同維護,強調和平解決烏克蘭問題的大門並沒有完全關上,同時呼籲俄烏盡快進行談判。
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近日連番與歐洲各國通話時表示,中方不贊成用制裁手段解決問題,更反對沒有國際法依據的單邊制裁。呼籲各國摒棄冷戰思維,支持一切有助緩和局勢和政治解決的努力。王毅並指出,俄羅斯的正當安全訴求理應得到妥善解決。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