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限電已經很嚴重,去年底我預估今年起限電可能性相當高,「幾乎無法避免」,果然3日就發生全台大停電,政府向來對於未來供電能力評估過於樂觀,然而隨著太陽光電設置量增加,如何因應供給面「鴨子曲線」和雙尖峰負載型態,將對系統穩定供電,特別是冬季,形成愈來愈大挑戰。
因電力需求高於預期,加上三、四接延擱,預期2023~2027年備用容量率將低於10%、備轉容量率將低於5%,將面臨缺電危機。
解決台灣缺電問題,政府應及時調整能源政策,讓核二及核三延役。
目前北部嚴重缺電,靠南電北送,電網又不穩定,以3日為例,南部興達電廠的開關場故障,造成龍崎超高壓變電所也跟著故障,導致電力無法往北供應,北部則因為低頻要降載,降載後就須停電,才造成全台大停電,而核二廠就在北部,延役可以解決缺電問題。
當務之急是政府應切實面對台灣缺電的問題,重新檢討躁進的2025非核家園「532」能源轉型政策,至少延後10年到2035年,俟燃氣、綠能發電量能上來,再讓核電退場。
根據電力模型推估,2025年最適當能源配比是燃煤32.4%、核能17.5%、燃氣40%、再生能源10%。(中央大學管理講座教授梁啟源口述,記者蘇秀慧整理)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