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C到底怎麼了?自從NCC主委陳耀祥上任以來,與電視頻道相關的爭議就特別多。繼2020年底中天新聞台下架案後,緊接著是華視上架52台,NCC不斷地對各家系統台提出的頻道遞補案有不同的「指導意見」。
無獨有偶,去年是許多新聞台的「期中評鑑」,3年一次的審查結果將作為換照的參考依據,包括三立新聞台、東森新聞台、TVBS新聞台、TVBS、年代新聞台、壹電視新聞台與民視新聞台共7家新聞台都在審查對象之列。其中,年代、壹電視新聞台甫於近日通過審查,其他新聞台都在「續行審議」階段,更傳出有電視台因政黨立場被刻意刁難的傳聞。
而今年,NCC仍從制高點來「監理」52台的上架作業,華視體質欠佳,相關設備及人員還在補強當中,NCC卻也不置可否,相較之下,可圈可點的台視要遞補52台,NCC則以「要求補件」跟「續行審議」的行政流程讓上架規畫面臨卡關,可能推遲至4或5月方能審理。
可是歷經送件、補件、撤件重送、再行補件等繁瑣程序的鏡電視新聞台,卻於2月拿到近10年來第1個有線電視新聞頻道執照。順利取得執照並已在網路試播的鏡電視台,卻在日前爆出董事長人選異動的爭議。對NCC來說,新聞台高層人士的「適格性」是在審議時極受重視的一個環節,但鏡電視卻在取得執照的1個月後迅速更換董事長,NCC若不「下重手」審查,恐難杜外界悠悠之口,鏡電視能否如期在5月順利開台,也成了未知數。
原為海外頻道的中天亞洲台向NCC申請變更為境內頻道,去年9月,東森旗下的3個境外衛星頻道也想申請落地,同樣都被NCC駁回。根據「衛星廣播電視節目供應者申請變更營運計畫作業要點」規定,境外與境內頻道不得相互變更,兩家相繼否准的原因並非外界認為的NCC有雙重標準。
真正有雙重標準的是上述那些頻道爭議的審理過程中,NCC在審議與排案的行政程序不透明,導致頻道業者面對審理過程的各項補件要求都只能配合辦理,看NCC何時願意排案。就算先補件,也不一定能先排案,但業者不想坐以待斃,就只能盡力配合。台視眼睜睜地看著華視先上架,卻也只能暫時坐冷板凳;而TVBS的期中評鑑因「特定人物」被延宕未決,也只能先看著其他政治色彩更為明顯的新聞台通過審查。
如果NCC秉持公平公正原則,且遵守行政程序透明化的既定規範,或許就不會有這麼多的頻道爭議,讓人質疑是否有雙重標準的可能。NCC已經不是第一次承受「獨立機關不獨立」的質疑聲浪,下周一NCC主委陳耀祥也因此要到立法院備詢,對鏡電視新聞台的人事爭議及媒體審照制度進行專案報告,期待主委能對外界正式交代,讓外界也能了解NCC的排案原則與行政透明到底在哪裡。(作者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