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障能源安全,近日傳出大陸政府下令電力企業立即補充煤炭庫存,且至少要建立15天以上,並由各地官員負責監督,意味將強制執行。
由於當前煤炭價格受疫情限制運輸、俄烏戰爭影響其他能源價格高漲等因素持續高漲,市場預料官方此舉,將對發電企業帶來更大成本壓力。
綜合陸媒22日報導,為進一步做好煤炭中長期合約簽訂履約工作、規範簽訂行為、簽足簽實合約、督促嚴格履約、保障發電供熱用煤穩定可靠供應,大陸發改委18日再度召開動員部署會,安排近期對各地和中央企業2022年煤炭中長期合約簽訂履約情況展開專項核查。
為確保合約簽訂履約到位,發改委將建立煤炭中長期合約每周通報機制,要求各地政府和有關企業要對照簽訂履約政策要求進行自查梳理,不允許弄虛作假。
另有外媒引述知情人士透露,發改委要求發電企業與國內礦商簽訂長期供應合約,並建立至少15天的庫存,從18日當天開始生效。地方官員必須為未能達到要求而擔責,所有省分都要報告長期合約的簽署進度。
另一方面,發改委在18日會議後發通知表示,煤炭企業簽訂的中長期合約數量應達到自有資源量的80%以上。在官方強調能源安全,並且尋求減少對昂貴的進口煤炭的依賴之際,發改委近期對主要礦區表示,希望將國內的產能提高約3億噸。
發改委還要求,「每筆煤炭中長期合約必須在合理區間內明確價格水平或執行價格機制」。在2021年煤炭價格飆升之後,發改委已對市場進行指導,穩定價格。最新價格區間為每噸人民幣(下同)570~770元,高於之前的500~570元。
值得注意的是,此一指令公布正值俄烏戰爭導致進口能源價格飆升,加上占大陸國內工廠煤炭運輸量約60%的唐山港,上周末實施道路交通管制,擾亂運輸和貿易活動,都讓原本就已居高不下的煤炭價格持續攀高。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數據指出,北方港口燃料煤現貨平均成交價升至每噸1,707元。知情人士表示,高煤價使礦商和電力企業之間的合約談判陷入僵局,讓發改委因而設定這項強制規定。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