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化社會來臨,長期在泰山服務失能老人的主顧修女會奇蹟之家,25日舉行「奇蹟新家園」興建案動土典禮,總樓板面積400多坪,設有照顧中心、廚房、照顧咖啡館等設施,預計2年後完工,可收受30位長者,並舉辦相關共融活動,這也是市府推動塭仔圳市地重畫區後,第一個新建案。
奇蹟之家自2000年起於泰山區為失能、失智長者提供社區照顧服務,每月照顧400多個家庭,服務項目包括送餐、居家服務、日間照顧、喘息服務、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照顧咖啡館與社區整合型個管服務等,為服務更多長者,奇蹟之家啟動「新家園計畫」。
市長侯友宜昨出席動土典禮表示,台灣面臨高齡化社會,以新北為例,400萬人口中有65萬5千人為65歲以上長者,如以每個月增加3000人計算,預計2025年就會達超高齡社會,除民間團體推動長者服務,政府部門也會並肩作戰,持續推動長照、公共托老中心、社區關懷據點等,預計2025年達成100間公共托老中心。
侯友宜說,400多公頃的塭仔圳市地重畫區,基礎工程約4年多,完成後預計提供4.7個大安森林公園大小綠地,奇蹟新家園是塭仔圳內第一個新建的工程,象徵翻轉城市從照顧長者開始。
奇蹟之家表示,新家園計畫預計將興建3層樓,總樓地板面積400多坪,建築經費8千9百萬元,預計2年後完工;目前規畫1樓照顧咖啡館、中央廚房;2樓是日間照顧中心和照顧服務員實習教室,預計收托30位服務對象;3樓聖堂有可容納120人的共融活動空間,還有居家、社區服務辦公室。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