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作戰」是蔡政府最重視國安政策之一,凡事都可上綱至認知作戰範疇,但什麼程度算認知作戰?該誰定義?妨害民進黨連任算不算認知作戰?國安局心中的那把尺又該如何拿捏?別用打擊假訊息弄得人心惶惶。

俄烏戰爭假訊息滿天飛,國安局說第一時間就破解「台灣小伙」是對岸認知作戰;這種話會讓許多網友傻眼。一個取名如此「大陸味」、影片都用簡體字、平台還用抖音的人,需要透過情蒐分析才知道是對岸認知作戰?且細看其內容與傳播管道,與其說是對台認知作戰,不如說是對陸大內宣。

反倒台灣1450的「反串秀」,國安局掌握多少?「卡神」楊蕙如指揮網軍遭法院認證,是被國民黨議員踢爆才破案;綠營寫手林瑋豐也是被PTT網友起底反串親中。此外,2020年一個自稱「真新聞」的網站散布「耿爽不爽」的假新聞,被踢爆與「公民廟口」粉專小編有關,且該小編還直言散播假訊息是為了和大陸打資訊戰。

網路訊息真假難辨,既是境外敵對勢力滲透的管道,也是國內掌權者作認知干擾的工具。這些反串者目的為何?國安局能查得出動機嗎?而這些「反串者」或許是想製造台灣人仇中傾向,藉以鞏固民進黨執政;另也可能想藉此煽動、協助破壞台灣內部團結的中共在地協力者?國安局為何視若無睹?

今年是選舉年,2020總統大選國安局被爆料建立輿情系統,對Line封閉群組和臉書進行政治情蒐,今年若以認知戰打假,是否換湯不換藥,不得而知。但陳明通說很多假訊息溯源後發現都是來自中共的戰略支援部隊或相關部門,這樣指控憑藉為何?該讓證據說話吧!

#反串 #打擊 #小編 #作戰 #假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