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桃園市長提名人選陷僵局,連日來在媒體與網路上掀起強烈爭議。這場「朱羅之亂」其實是兩面刃,若處理得好,不但可炒熱藍營贏回桃園的氣勢,更可重新展現黨主席朱立倫的領導力;處理不好,當然是又一次重創國民黨的形象與團結。遺憾的是,目前似乎是往後者的負面影響發展。

朱羅之亂牽涉的既是黨內競爭的規範,也是提名機制的檢驗,更攸關整個國民黨在年底大選的氣勢。而現在黨中央和支持羅智強的一方,顯然都已不自覺地陷入了意氣之爭。

從朱立倫在勸退羅智強時說的「魚死網破」、「我就是不要你」,到黨中央說「地方一面倒認為羅智強很弱、民調低」打臉羅,再到朱立倫說「只堅持無私無我,大家愛怎麼批評我就怎麼批評,我只有一個目標,讓國民黨勝選。」都顯示朱主席領導的黨中央已經大動肝火,而這絕對會影響正確的思考與判斷。

相對的,羅智強從走入桃園便頻放話,還技巧性地洩漏與黨主席的私密電話內容,更讓綠媒大肆炒作,已經惹怒所有在地藍營政治人物,這對羅本人的政途走向,乃至國民黨的桃園選情絕對也是一大傷害。

從民意觀感上,目前羅智強已然占了上風,因朱立倫領導的黨中央又給人「密室操作」的惡感,但羅的聲明也明顯為自己留下後路,不願與藍營真正走上「魚死網破」的絕路。

放眼藍營現在敢言、敢衝且全心全力投入的戰將,羅智強堪稱翹楚,如果國民黨真的珍惜這樣的人才,就不應該用內部協調的「大局為重」、「我負全責」來應付民意至上的呼聲,只有用公平、公正、公開的競爭方式,才可能化解爭議,讓民意信服、真正的強者出頭。

#領導 #桃園 #黨中央 #國民黨 #羅智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