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準會公布3月利率會議紀錄,針對縮表,雖然3月會議未做出任何關於縮表的決策,但全數FOMC委員同意目前美國面臨高通膨、緊俏的就業市場,可使聯準會在5月會議上開始縮表,且此次縮表速度會比前次於2017年到2019年縮表來的快。與前次縮表相同的地方是採取到期不續作方式,每月縮表規模上限預計設在950億美元(公債600億美元、MBS 350億美元),最快在三個月內達到此上限,先前投行預估約每月800~1250億美元,算是大致合於預期。

針對升息,多位FOMC委員原本於3月會議中即認為升息2碼較為合適,但考量烏俄戰事不確定性而改為支持升息一碼,不過多位委員表態認為在未來會議上升息1到2碼是合適的。另外,全數委員同意,應迅速讓貨幣政策轉為中性(升息至中性利率,3月預估為2.4%),並表示將視經濟和金融形勢變化,不排除採取更進一步收緊貨幣政策,暗示聯準會此波升息可能會讓指標利率超過2.4%。

FOMC會議記錄公布後短債短期利空出盡,殖利率下滑,長短債利差擴大,兩年與十年公債殖利率暫時擺脫倒掛狀況,但三、五、七年公債殖利率與十年公債殖利率之間均仍呈倒掛現象,市場尚未完全擺脫經濟衰退的疑慮。關於利率倒掛,我們的觀點傾向不去討論其造成經濟衰退的機率,就層次感論之,而是提醒投資人留意利率倒掛更易伴隨市場的波動,以2000年為例,當時利率倒掛,而美國實質GDP年比沒有衰退,以季增年率方式計算之GDP年比卻呈現衰退,不論衰退之定義,相對當時網路泡沫破滅的衰退反而更嚴重。

投資策略:

於此時刻,投資人必須學會與波動共存,馬首是瞻也是明智之舉,如股神巴菲特堅持核心價值派,不去time the market(抓股市的轉折),近期在西方石油及惠普的投資仍然令人佩服;簡單粗淺的以市場氛圍為進出參考,在三月下旬FOMC會議記錄公布前的空窗期,選對趨勢族群如NVidia、32 bit MCU類股、金融股,仍有相當不錯表現。

再如,4月14日的台積電法說會是大家關注的焦點,先前帶頭喊高目標價的分析師已紛紛下修,表示合理價位已逐步浮現。先前市場早有消費性產品陸續有出現需求疲弱、及下游廠商庫存持續拉高現象,而日前劉德音董事長也示警中國大陸封城恐已影響當地對個人電腦、智慧手機與電視等消費性電子的半導體需求,不過也表示在車用電子、HPC與物聯網需求仍不錯,並重申公司對今年美元營收成長25~29%與資本支出400~440億美元的目標都不會改變,如果上述展望未變,對台灣科技股軍心也有穩定作用。

#衰退 #縮表 #美國 #聯準會 #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