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情勢: 在美國3月CPI物價指數續創40年來新高,外界對於基本面前景興衰的討論也甚囂塵上,不只是美債殖利率的倒掛早在不同天期間遊走,從美國核心物價項目的增幅放緩、或是實質薪資動能停滯不前等指標,都透露消費者的購買力有被削減之虞,遑論俄烏戰事還未消停、還有中國激進的清零手段之於物流的干擾。

正因為物價上升的斜率過於陡峭、已遠超過央行設定的目標水平,當前不只是美國的聯準會,歐洲央行也因歐元區是俄烏戰事受創的重災區,決策官員們對於政策轉緊一事已更具共識。台灣央行在給立院的書面報告中以俄烏衝突加劇通膨壓力為由,表示將採取緊縮立場做為因應。由於全球物資、供應鏈彼此相連,通膨既成各國共同的敵人,也是必須採取行動對抗的目標,只是回收政策的規模、速度不一,容易導致資金隨利差預期變化而移動,對各地股匯市場形成推力與拉力,加大指數判斷與實際操作上的難度。

大體而言,現階段美國的收縮力道仍大於其他市場,在美元很難走弱的環境下,台股動向仍然是比較階段性、分批性的走法,操作上以低進高出為原則,擇股條件依然以基本面為優先,並考量財報法說季的個股題材,在資金成本上移的趨勢未告段落前,高評價成長股的波動性將不時受到挑戰,應以波段操作為宜。

投資策略:

台股周三大漲310點,成功突破5日均線壓力,這是4月份以來首次越過這道關卡,可見短線指數承壓的情形已獲得化解,且當日指數收在17,301,已成功越過4月11日黑K的開盤指數17,273點,形成短線反轉向上型態,指標股台積電更是在法說會前日出現一紅吃四黑的漲勢,透露多頭強勢回歸的跡象,助力台股短線的正面氛圍。

本周二指數的KD指標打到超賣區可視為另一重要訊號,主要是今年以來大盤僅二日的K值曾經向下跌破20水位,分別是1月26日、3月8日,當時此二日期都屬短線波段的最低點,與台股現在的情形完全吻合,觀察此二波反彈行情,兩次都是在一周內反彈4%或以上的幅度,如將之對照周三大盤反彈幅度僅2.5%,似乎指數還有一些續強空間可期,但是也應留意當前量能不足,此時應將重點放在選股,像是跌深之後的電子權值股將浮現投資價值,配合法說會旺季的加持,預計有望與績優傳產股形成良性輪動。

投資主軸上,電子股因基本面較受制中國昆山、上海封控,物流阻塞等因素影響,不論是新品開發進度及長短料問題都還有待時間消化,而且相關的營運損失還將於4月出現影響,建議聚焦產業趨勢明確、生產調度較為靈活的族群,如半導體權值、資料中心、綠能等受惠股。

傳產股方面,可挑選股價處於相對低檔,同時具基本面保護的個股及不受疫情及外部環境干擾營運的趨勢股,如新能源車、紡織鞋材、自行車等。

#戰事 #基本面 #中國 #美國 #俄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