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晶片短缺持續衝擊美國汽車、電腦等重大產業,美國國會極力想趕在11月期中選舉前完成晶片案立法,但眼前參眾兩院各自通過的法案內容仍有許多分歧,正式磋商將陷入苦戰。
參院共和黨領袖麥康納(Mitch McConnell)表示:「眾院民主黨若不做出重大讓步與改變,法案不可能順利過關。」參與磋商的民主黨眾議員黛爾畢恩(Suzan DelBene)則表示:「眾院通過的法案強大,我認為其中有值得參院考量的重要內容。」
參院法案預計在未來十年內支出2,500億美元,眾院法案則是在同一期間支出超過4,000億美元,但雙方對強化美國半導體業都有共識,皆對半導體製造及研發支出超過520億美元。
此外,參眾兩院法案皆對國家科學基金會(NSF)擴大支出,只是支出金額及項目略有差異。參院法案支出290億美元發展人工智慧、半導體、機器人及其他尖端科技,眾院法案支出133億美元發展氣候變遷、環保永續相關科技。
參眾兩院法案的另一個共通點是發展區域科技重鎮,但參院版支出100億美元在全美建立20個科技重鎮,眾院版則是支出70億美元建立至少10個科技重鎮。
參眾兩院法案在供應鏈、貿易、移民及氣候變遷政策上都有顯著差異,例如眾院法案支出450億美元強化美國本土供應鏈,但參院法案無相關條文。在貿易方面,眾院法案針對貿易產業失業人口提供職訓及補助計畫。參院法案雖無相關補助,但擴大開放中國商品進口豁免關稅。
在移民政策方面,眾院法案針對外籍創業人士設立新的簽證類別,並允許有意投資美國新創企業者申請永久居留,但參院法案沒有相關條文。眾院法案另支出80億美元協助開發中國家對抗氣候變遷,參院法案未對氣候變遷多加著墨。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