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勢分析: 全球通膨壓力依舊居高不下,加上俄烏戰事仍未見曙光,國際商品價格維持高檔,在通膨壓力下,升息與收資金的趨勢難以阻擋,尤其是近期Fed官員談話更加鷹派,連5月可能一口氣升息三碼的聲音都出爐,顯示通膨已經讓Fed面臨龐大壓力。此外,俄烏戰事延宕恐重創歐洲經濟,加上中國疫情加劇衝擊供應鏈,及美國恐於下次Fed會議宣布「縮表」等因素,可能讓全球主要經濟體於2023年呈現衰退。
由於傳出每月縮表規模高達950億美元,倘若成真將對資本市場帶來不小衝擊,目前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一度來到約2.9%,美元指數守穩於100以上,且國際油價維持在每桶100美元以上,故全球股市仍有一定壓力存在。
尤其現階段進入美股超級財報周,相關財報與半導體看法將是關鍵,建議觀察美元、美債殖利率、油價等變化。
受惠5G、車用電子等需求強勁,台灣3月外銷訂單626.9億美元,年增率16.8%,呈現連25紅,累計第一季外銷訂單金額1731.3億美元,年增率16.2%,第一季經濟成長率可望開出好彩頭。
但是台股並沒有立即反應強勁的經濟數據,主要來自台幣與疫情兩大關鍵,在疫情方面,每日確診人數不斷攀升,是否會對於內需消費帶來龐大衝擊,甚至引發製造業的停工壓力等,均讓市場的不安定感增加。
台幣方面,因Fed加速升息與縮表,美元指數強勢造成台幣貶值,而台灣央行也跟進升息之動作,讓股市動能節節敗退,且外資的中性偏空趨勢並未改變,均使得台股缺乏向上攻擊動力。
本周雖然收復萬七大關,但是依舊呈現震盪走勢,16,764連接16,808點上升趨勢線即使站穩,但是MACD仍然在零軸以下,顯示目前台股處於短空階段。
由於外資依舊保守,若此情況未見改善,即使上漲也屬於反彈格局,目前最好的情況就是於16,764到年線之間整理,後續只要3月初低點16,764能守住,配合國際變數釐清後多頭格局可望再次啟動;建議觀察外資期現貨多空、台幣能否止貶回升、國內疫情等。
操作建議:
由於資金動能缺乏,而且進入升息循環階段,現階段選股上,必須留意本益比之修正,對於高本益比股宜避開。
5月14日前需完全公告第一季獲利,故第一季財報績優股不容忽視,另投信今年以來積極買超,第二季作帳之標的也不容小覷,航運、鋼鐵等具有高殖利率概念,可以低接區間操作為主,其中不銹鋼與散裝輪是多方重點。
政策偏多的電動車、風電、太陽能、電網、低軌衛星,以及疫情持續升溫的生技股等目前仍然是4月多方之焦點。
現階段國際變數多而且籌碼面不具優勢,建議低持股水位,控制在五成以下,多保留現金且不用融資操作,布局績優股須分批卡位,不可過於躁進。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