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股發展方面,4月份行情也明顯承壓,走勢主要受防疫、貨幣政策、人民幣匯率三大因素牽動。以代表大型股的A50指數來看,指數下探至13,000點附近,但仍守住未破3月中時的年內低點。

首先在新冠疫情方面,Omicron新增確診個案在大陸境內急增,上海實施封城隔離,從3月份的經濟數據來看,消費及服務業方面的數字明顯出現下滑。4月底將公布的官方製造業PMI,也預期將由3月份的49.5降至48,顯示經濟活動持續受到影響。

目前在浙江省杭州市、北京、上海皆展開大規模核酸檢測,堅定清零政策,可能提高大陸經濟加速放緩的可能性,我們認為對第二季的經濟活動仍將產生顯著影響,但到了下半年,因為基期進一步降低,故也將會展開強勁復甦。

在貨幣與財政政策上,解讀目前官方的態度是「鬆中帶緊」。中國人民銀行宣布,為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決定自4月25日起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並向部分城商行和農商行額外多降0.25%。本次下調後,將使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降至8.1%,並釋放長期資金約人民幣(下同)5,300億元。

不過4月20日,人行行長易綱亦在G20會議中表示,大陸貨幣政策的首要任務是維護物價穩定,因此未來是否有更多的政策調控空間,人行也將緊盯CPI等物價指數是否能維持平穩。

整體來說,人行本次降準目的有三:一是優化金融機構資金結構,增加金融機構長期穩定資金來源,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援力度;二是引導金融機構積極運用降準資金,支持受疫情嚴重影響行業和中小微企業;三是此次降準降低金融機構資金成本每年約65億元,通過金融機構傳導可促進降低社會綜合融資成本。藉此希望對三農、基建、房地產、消費等板塊給與經濟刺激,也是後續陸股在佈局上較值得關注的方向。

在人民幣匯率方面,4月25日盤中重貶,人民幣兌美元離岸價一度跌破「6.6」大關,主因隨著市場預期美國聯準會加速升息下,中、美再度出現貨幣政策分化,兩國利差也已出現倒掛交叉。不過人行25日晚間隨即宣布將從5月15日起下調外匯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透露維穩意圖。但在經濟下行,官方需要人民幣偏弱發揮調節經濟功能下,預期人民幣仍將震盪偏弱不變,但在股市上也造成外資減碼風險增加。

綜觀上述防疫、貨幣政策、人民幣匯率三大因素,當前大陸受疫情衝擊,工廠停工,投資環境及吸引力下滑,且在中美利差倒掛下,人民幣存在貶值壓力,外資流出現象可能無法快速扭轉下,均較不利陸股後市表現。

唯就大型股來看,估值也已低於過去5年均值,因此盤面上短期以區間震盪看待,類股布局上以個別政策受惠產業為主,靜待指數尋底或打底完成後,再針對下半年的復甦機會進行長線參與。

#貨幣政策 #人民幣匯率 #金融機構 #三大因素 #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