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股市受到內憂及外患兩大夾擊,尤其25日北京提升部分區域管控措施,導致A股主要指數全面重挫,保德信投信指出,近一年來中國股市不平靜,但從評價面來看已具備投資吸引力,目前滬深300指數自高點回落34.3%,中證500指數同樣自高點拉回29.8%,兩大指數本益比都已遠低於五年均值,投資人不妨透過三大觀察指標,分批逢低承接陸股投資。

PGIM保德信中國中小基金經理人張玉佩表示,這波陸股弱勢主要受內外四大衝擊,對內包括北京部分區域管控升級、市場對大陸經濟下行的擔憂,以及貨幣政策力道不如預期。由於政府堅持捍衛清零政策,封城造成停工使得貨運無法出口,也拖累服務業、餐飲等消費力道,預期停產效應將於第二季將大幅顯現;再者,近期大陸貨幣政策力道低於預期,即使人行在15日宣布,自25日降準1碼,相當釋放5,300億人民幣資金,但上周公布最新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維持不變,導致信心面影響湧現。

外部變數方面,張玉佩指出,美國加速升息壓抑北向資金流入A股的速度,此外,上周美股下挫使A股在內的亞股收低,同時美國緊縮政策亦部分壓抑人行貨幣寬鬆的空間。

陸股經歷這波大幅回檔後,目前的本益比位於五年平均值之下,投資價值浮現,滬深300指數本益比約11.85倍,低於過去五年平均的13.17倍,中證500指數目前本益比16.63倍,更是遠低於5年均值的25.61倍,評價面已回落至合理水位,可透過定時定額累積部位以靜待反彈時機。

法人建議,投資人不妨透過三大指標,檢視大陸經濟是否已具備落底止穩條件。

首先是第二季經濟下行已成市場共識,建議觀察後續消費、社融等經濟數據,根據歷史經驗,官方對於GDP目標勢在必行,為了提振經濟,接下來有望大幅釋出政策紅利,且只要疫情狀況控制得宜,未來有更多數據驗證經濟改善,市場風險偏好有望逐步獲提振。

第二,美國貨幣政策緊縮,讓今年來北向資金流出A股金額達275億人民幣,待市場進一步消化趨緊的聯準會貨幣政策後,外資是否轉為流入,可視為市場信心恢復的觀察點之一。

第三則是3月中旬國務院金融委員會喊話表明穩定資本市場決心,暫時安撫市場對經濟的疑慮,然而政策傳導至終端仍有待時間發酵,短期仍有待政策落地。

#投資人 #力道 #本益比 #壓抑 #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