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發言人莎琪在美東時間28日表示,美國總統拜登5月下旬前往亞洲出席四方安全對話領袖會談時,將重申美國基於台灣關係法的對台政策不變;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也在國會表示,美國欲成立的「印太經濟架構」開放且具包容性,沒有要把台灣排除在外。
拜登預計5月20日至24日訪問韓國與日本,分別將與5月10日就任韓國總統的尹錫悅,及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舉行雙邊會談。訪問東京的行程中,拜登還將與澳洲、日本、印度領袖召開「四方安全對話」(Quad)領袖會談。這是拜登上任後首度赴亞洲訪問。
莎琪被媒體問及拜登是否會利用四方安全對話機會觸及海峽兩岸議題時表示,議程尚未完全確定,但拜登對台灣的立場不變,也肯定會在這次會談重申這一點。這項基於《台灣關係法》的美國政策「將會持續」。
拜登2021年10月宣布將成立「印太經濟架構」(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IPEF),加強美國與印太經濟連結。台灣方面多次表達參與意願。但路透日前引述2名知情人士表示,參議院財政委員會3月中舉行閉門會議時,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在會中透露,美方現階段沒有考慮把台灣納入IPEF。
眾議院外委會28日舉行國務院2023財政年度預算請求聽證會,邀請布林肯出席。共和黨籍眾議員華格納(Ann Wagner)關切台灣被排除在IPEF外一事,布林肯對此澄清,IPEF將是開放且具包容性。該架構目前正處啟動階段,包含與數個潛在夥伴展開對話,「沒有要把任何人拒於門外,包括台灣在內」。他認為美方會與區域幾乎所有國家互動。
眾議院外委會共和黨首席議員麥考爾(Michael McCaul)、眾議院「台灣連線」共同主席夏波(Steve Chabot)也在會上關切美國對台軍售項目交貨延宕的問題。布林肯承諾,他會確保美方簡化、縮短交付時程,讓台灣能取得自衛所需武器。但他也呼籲,台灣應強化不對稱作戰能力,嚇阻北京潛在侵略,包括進行後備軍力改革,並添購成本效益高、具活動性、致命性與韌性的系統。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