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ED積極升息預期下,今年全球GDP、美國GDP、中國GDP的維持對股市發展具有顯著重要性。中國在疫情控制所採取的封城策略已經對於中國今年的經濟成長帶來巨大的挑戰,中國已公布調降存準率、擴大基礎建設方式提振經濟成長,可見中國今年經濟成長減緩的壓力急遽增加。

布蘭特原油報價現為每桶105.9美元,今年至今上漲36.1%,仍低於今年130.2美元高點,並且多次拉回至100美元以下,需求降溫之下,油價再度創高的機率持續下降中。通膨觸頂的機率提高了,美國經濟軟著陸是FED最理想目標,通膨如果開始降溫,FED積極升息與縮表的急切性就相對降低,對於股市的負面壓力降低。然而通膨高漲的原因既然是因先前升息失去機先,現在要通膨下降,FED不但要升息,還需亡羊補牢,如鮑爾所說的加速緊縮,追回之前錯過的速度,甚至需要金融市場的動盪以達到通膨降溫的目的,投資人需要留意鮑爾在乎的是經濟表現,而非金融市場表現。

近期亞洲貨幣、歐元、英鎊兌美元皆大幅度貶值。股市在外資賣出股票並將資金換成美元並且匯出之際同步走低。

預計今年的匯率主要走勢與外資的賣出動作與美國的升息與全球經濟成長的疑慮有關。

我們強調匯率的強弱有其政治、經濟、金融等方面多重的因素,台股的漲跌,從過去的歷史經驗看,也未必與台幣匯率為單方向相關,亦即並非股市漲跌的主因,投資人宜回到股市本身,看需求,看評價,了解股價永遠反應未來,才能趨吉避凶。

操作策略:

短線受美股上周五(4月29日)又重挫,重量級美股如亞馬遜、蘋果財報後展望不佳股價弱勢,加上五月升息縮表開始,終端需求又在下滑,實在缺乏看多的理由,台股本周伊始的氣氛難免保守,投資人需先假設分析師獲利預估均需下修,同時調降評價,思考雙重效應下對目標價的嚴重影響,尤其是看多跌深高評價的電子股,此時好的防守就是最佳的攻擊策略,不擅反向避險的投資人就要嚴控持股水位。產業趨勢性上未來台灣邊境解封後可望受惠的航空類股,中國擴大基礎建設相關受惠股包括鋼鐵、水泥、塑化與散裝航運等都較值得留意。

#策略 #升息 #中國 #評價 #通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