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疫情飆升,但快篩、PCR採檢、領藥等全塞車!台大公衛教授詹長權建議,若要與病毒共存,不該再依賴自創的暫時性體系;建議新冠肺炎納全民健保,將快篩試劑等防疫物資轉成處方,絕對比拿健保卡去藥局排隊好。
詹長權日前接受廣播專訪表示,與病毒共存的核心就是篩檢,透過頻繁、廣泛的檢驗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能避免輕症變成中重症。若要讓全台2萬8000多間診所成為第一線,新冠肺炎就必須納入健保體系。
不過,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認為,疫情流行期間將新冠納入健保,一定排擠其他醫療,像輝瑞Paxlovid一次療程就要2萬多元,加上每日採檢動輒上億元,而健保總額僅8000多億,點值也會大打折扣。不過長遠來看,新冠納健保仍可行,可待明年疫情穩定,只剩地方性、小規模流行時推動。
對於死亡個案攀升,台大醫學院急診醫學科臨床教授李建璋認為,這和很多民眾長期在固定的醫學中心看診,在感染後都往特定醫學中心求助,造成醫療量能塞爆有關:「國外研究顯示,愈擁擠的醫院,感染後的死亡率愈高,反之存活機率也愈大。」
北市聯醫整合醫學照護科主治醫師姜冠宇也表示,醫療量能已吃緊,雖然指揮中心已修正輕重分流原則,但仍可預期會有一定比例的內科病患占床位。醫院已積極加開專責病床,但增速與空床數仍有落差,呈現「總床數往上爬,空床數搖搖欲墜」的情形。
他建議政府滾動式調整輕重分流原則,目前收治成人沒什麼問題,但兒童的分流還不夠到位;既然成人送院已取消年齡限制,改以中重症判斷,兒童也應比照辦理,別僅限3個月以下發燒嬰。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