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明鑫表示,不管是在經貿資格還是條件,甚至可以提供貢獻,台灣都夠格,但也能理解國際上有政治現實,必須更努力,排除這些可能障礙,就是把自己準備好,總是有些時機,可以去做突破。
雖然IPEF實質規範尚未正式出爐,龔明鑫表示,台灣未來將繼續提升四大經濟面向,包括數字經濟、供應鏈韌性、潔淨能源與高標準基礎建設、以及稅務與反貪腐等議題,以積極營造加入IPEF條件。
龔明鑫說,台灣有實力在供應鏈扮演關鍵性角色,尤其2016年開始,布局5+2產業,還有更新興的產業包括物聯網(IOT)、智能聯網(AIOT),研發出智慧城市。
龔明鑫說,美中貿易戰後,台商啟動供應鏈重組,也配合美國清潔網絡倡議,將資通訊產品、半導體業部分產線,從中國逐漸移回台灣,部分產業擴大布局,往其他東南亞國家、墨西哥或中東歐發展,以提升供應鏈韌性,台灣和多國雙邊產業合作與經貿發展已小有成果,未來將積極發展多邊關係。
外媒27日報導,美國和台灣正計畫宣布啟動深化經濟聯繫相關談判,且內容與IPEF架構相似。對此,政院高層僅強調「所有可能性都在」,可能就IPEF四大支柱內容討論,也可能有額外議題,目前雙方人員都還在各自規畫階段。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