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顧能)最新統計顯示,2021年全球晶圓代工產業營收規模首度突破千億美元大關,年增31.3%達1,001.94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紀錄。
Gartner指出,晶圓代工廠營收成長主要受惠於平均銷售價格上漲11.5%,以及單位出貨量年增18%。
根據Gartner統計,全球半導體產業去年營收規模年增26%達5,950億美元,晶圓代工產業年成長幅度大於整體產業。去年全球晶圓代工產業的平均產能利用率超過95%,其中,電源管理IC、面板驅動IC、指紋辨識感測器等對8吋晶圓需求特別強勁,但因為相對應的設備供給短缺,導致晶圓廠擴產幅度受限,8吋晶圓的短缺或將持續一段很長的時間。
再者,由於半導體產能供不應求,晶圓代工產能嚴重短缺,各家業者也與客戶簽訂長約。受到與客戶簽訂的長約和客戶願意提前支付預付款的鼓勵下,晶圓代工廠2022年資本支出大幅拉高,且在未來幾年的資本支出還會持續提升並續創歷史新高。
台積電去年仍穩坐晶圓代工龍頭寶座,但因為漲價速度較其它競爭同業慢,去年營收年增24.4%達566.74億美元,但市占率降至56.6%。
然而值得注意之處,在於台積電在7/10奈米及5奈米先進製程節點的市占率均超過50%,且占去年營收比重高於五成,主要受惠於蘋果、超微、聯發科、輝達等大客戶擴大下單。
三星晶圓代工去年接單暢旺,加上去年底調漲晶圓代工價格約20%,維持第二大廠排名不變,營收年增65.8%達85.37億美元,市占率達8.5%,營收規模只達台積電的15%。三星近年來積極投資推動先進製程,去年7/10奈米及5奈米營收占比超過四成,除了同集團的三星LSI為主要客戶,包括高通、輝達、Google亦是先進製程客戶群。
聯電去年營收年增26.6%達76.06億美元,市占率達7.6%,在晶圓代工市場排名第三大。聯電去年晶圓代工平均價格約調漲14%,在28奈米及更成熟製程節點上實現了「最佳性能」而受到客戶青睞,至於聯電領先同業完成28奈米OLED面板驅動IC高壓製程量產,順利贏得了三星LSI訂單。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