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惠欣表示,因為最近兩個月物價漲幅都超過3%,導致實質經常薪資負成長,預期5月隨著本土確診人數增加,受僱人數和薪資恐將仍受影響。
主計總處公布,1~4月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為44,255元,較上年同期增加2.72%,總薪資亦增2.99%;剔除物價因素後,實質經常性薪資年減0.23%,實質總薪資年增0.04%。
4月經常性薪資平均為44,353元,年增2.70%;獎金及加班費等非經常性薪資7,139元,合計後總薪資為51,492元,年增2.66%。
陳惠欣說,1~4月經常性薪資是2001年以來同期最高,總薪資則是2019年以來同期最高。4月經常性薪資年增2.70%,是連續七個月大於2%。今年1~4月,年增幅也都有2.6%以上水準。
至於1~4月實質經常性薪資年減0.23%,陳惠欣說,與近兩個價漲幅都超過3%有關,不過不會解讀是民眾購買力下降,畢竟實質總薪資還是正成長。
4月底工業及服務業全體受僱員工人數815.2萬人,較3月底減少0.05%。較去年同月底亦減0.23%。1~4月受僱員工人數平均為815.5萬人,則較去年同期減少0.09%。
陳惠欣說,以往3、4月受僱人數呈現增加,但今年疫情衝擊內需產業,如批發及零售業、住宿餐飲業,連經常性薪資也呈現減少趨勢。不過觀察到製造業,像是電子零組件,受僱員工人數月增2,000人,經常性薪資仍正成長。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