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訪美,拋出親美不親中,公開演說未提九二共識,引發內外熱議。論者認為,因為「反中、抗中」,加入美國陣營,對抗專制中國,已經是台灣主流民意,所以朱主席這樣的立場乃不得不然。

我完全不同意這樣的見解。什麼是台灣的主流民意?這幾年,無論色彩傾向藍綠的智庫或媒體民調,支持兩岸交流、和平發展的民意幾乎都在7成左右,甚至大多數都超過7成以上。

即使是蔡政權的陸委會,6月民調仍顯示7成以上民眾贊成在兩岸疫情逐步穩定後,循序恢復兩岸交流。支持蔡政府的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5月民調顯示,近7成民眾支持疫後恢復兩岸交流。被認為是獨派色彩的智庫「台灣國際研究學會」日前與色彩中性的台灣國際戰略學會合作發布民調,結果顯示近8成民眾認為兩岸應和平相處,不到兩成民眾認為應「抗中保台」。

兩岸應該和平共處,盡速恢復交流,這才是台灣的主流民意。這個主流民意提醒國人切莫落入「烏克蘭陷阱」,如果一逕跟著美國抗中的步伐,遲早步上烏克蘭後塵。同時也警醒在野黨,切莫陷入「蔡英文框架」,以為「抗中保台」是萬靈丹,忘了更多沉默民意對和平交流的渴求。

從國民黨角度,這正是爭取民意向背的重要依據。因為相較於「獨裁無量,獨立無膽」的民進黨,國民黨有寫入黨章、政綱的「九二共識」,有2008到2016年馬英九執政的實績,能做到與大陸對等交流,尊嚴協商。

例如,馬政府任內與大陸簽了23項協議,在蔡政府任內完全停擺。無論是去年蔡政府買不到BNT疫苗,還是近日大陸暫停石斑魚進口的爭議,事實上都可透過兩岸醫藥互助與農產品等協議優先處理爭端。就因兩岸交流協商停擺,以致於百姓受累。

未來台灣的路線選擇只有兩條,一個是走向戰爭的民進黨路線,一個是走回和平的國民黨路線。國民黨要站穩自己的腳步,堅持自己的價值,有自信地告訴台灣人,國民黨有能力穩定兩岸關係。兩岸關係一旦穩定,對美、日乃至歐盟的關係都不會是問題,馬英九任內不就做到了?

因此我對國民黨的建議是,必須明辨正視台灣的主流民意,繼續堅持推動兩岸和解交流。

事實上朱主席雖說「親美」,卻也並未「反中」,在去年當選主席時甚至還批判民進黨一味抗中反中。可知國民黨要在兩岸與美國之間求取平衡,應該很清楚。現在國民黨理應回歸黨綱、黨章與全代會通過之政策綱領,以及去年朱主席就任時,回覆習近平賀電強調的:兩岸應在「九二共識」、「反對台獨」基礎上繼續交流合作,維持台海穩定。

(作者為前總統府副祕書長、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

#穩定 #交流 #美國 #色彩 #國民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