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拋售美債的步伐仍在加速前進。美國財政部當地時間18日公布的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顯示,中國在5月份拋售226億美元的美國國債,不僅連續六個月減持,累計減持逾千億美元,持倉量更跌破1兆美元,降至9,808億美元,創下12年來新低水位。
第一財經報導,TIC數據顯示,中國持有的美債規模在2013年5月達到歷史高峰的1.316兆美元,之後每年各有增減調節,以2019年來說,全年減持537億美元;2020年增持24億美元;2021年增持36億美元,2022年截至5月份,則已減持879億美元,可以看出中方大舉拋售力道不減,5月持倉量跌破兆美元,亦創下2010年6月以來新低,但仍為美國海外第二大債主。
除中國外,美國最大海外債主的日本也在5月減持57億元,持倉量降至1.2181兆美元,雖持有量仍居第一,但已連三個月拋售,總持倉量續刷新2020年初以來新低。另外,持倉第七位的愛爾蘭和持倉第12位的加拿大,亦分別減持203億美元和94億美元。
招商證券高級宏觀經濟分析師劉亞欣指出,中國外匯存底已趨於穩定,因而增持美債的趨勢也將放緩。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余永定則表示,當前中國3兆多美元的外匯存底中,美債占比約三分之一,隨著中國海外投資不斷多元化,降低美債部位也是在分散風險。
每日經濟新聞報導,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金天表示,近期包括日本、中國等在內的美債主要持倉國家,都出現連續減持,主因仍出於對美經濟陷入衰退的憂慮加深。
金天分析,目前美國通膨水準持續攀升,美國聯準會激進升息動作仍將持續,美債短期與中長期收益率已經出現較大幅度的倒掛,預計2022年稍晚時候或2023年陷入衰退的風險加大,屆時經濟下滑將成為影響債市表現的主因。金天進一步指出,在此背景下,減持美債、加大海外投資組合的多元化不失為明智之選。從重要減持國家看,日本更多需要考慮維護日元匯率,而中國等國則還有可能考慮到地緣政治危機升級後,繼續持有大量美債的安全性等問題。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