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保守黨正在進行黨魁選舉,訂於9月5日公布新任黨魁。根據民調,特拉斯的聲勢遠超過蘇納克。

特拉斯一旦當選,迎面而來就是許多棘手難題。能源成本已令通膨竄升至40年高點,數百萬英國人深陷入不敷出的困境。

英國央行上周四將利率調升50個基點至1.75%,創27年來最大升幅,另還預料英國經濟在今年底將走入衰退。但同日特拉斯在辯論會上仍維持樂觀,表示衰退「並非不可避免」。

特拉斯提出個人所得與企業稅調降的政策,根據財政研究所(IFS)估計,減稅規模逾300億英鎊(約370億美元)。

特拉斯承諾未來上台後將推翻今年4月上路的個人所得稅率調漲,同時打算暫緩訂於明年實施的調漲企業稅政策。

她指出,減稅有助於提振經濟成長、鼓勵企業投資,最終可抑制飆升的物價。但許多經濟學家持相反看法。

智庫Bruegel資深研究員克雷斯(Gregory Claeys)表示,特拉斯的政策並未明述政府支出能否大幅縮減,他批評這些政策與過去百年建立的多數經濟理論背道而馳。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教授范瑞恩(John Van Reenen)等經濟學家也不認同。范瑞恩說:「那是錯的,這不但無法減緩通膨,還會加重通膨。」

他提到,減稅會讓人們口袋有更多資金,刺激商品與服務需求,加上目前就業市場極度吃緊,反倒會使通膨惡化。

IFS經濟學家亞當(Stuart Adam)表示,長期來看,英政府必須削減支出或是再度加稅,才能彌補特拉斯的減稅政策。

范瑞恩認為,減稅會帶來暫時的興奮,但對提振經濟卻沒有太大幫助,因為目前的成長減緩出於供應衝擊而非需求衰退,「只是(透過減稅)刺激需求並不是讓經濟走出衰退的好工具。」

#減稅政策 #衰退 #調漲 #范瑞恩 #減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