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外收購布局再踢鐵板,據傳德國政府為避免增加對中國依賴,將否決中國國企中遠海運入股德國最大港漢堡港(Hamburg)貨櫃碼頭交易,這項去年9月公布的併購案恐破局。
綜合外媒報導,德國漢堡港口與物流公司(HHLA)去年9月宣布,中遠海運將收購Tollerort貨櫃碼頭35%的股權。由於經漢堡港運送的貨櫃約有三分之一來自或即將運往中國,漢堡港對中資入股表示歡迎,認為可確保未來的就業及營運。
然而,德國政府對中遠海運入股漢堡港存有疑慮。以德國經濟部長哈柏克(Robert Habeck)為首的官員擔憂,中遠海運入股將使德國增加對中國依賴,且不願將德國的碼頭等基建落入中國手中,有意否決這筆交易。
中遠海運曾表示,漢堡港地理位置優越,後方集散設施豐富,是歐洲至中國最重要的貿易樞紐之一。在此交易披露前,截至2021年上半年,中遠海運港口在全球36個港口經營管理泊位357個,包括210個貨櫃泊位,合計年運送量為1.18億標準箱。
中遠海運收購漢堡港破局並非近期中企海外併購失敗首例,英國政府17日也以國家安全為由,中止香港超橙控股全面收購英國軟體開發公司Pulsic一案。
英國商務部長關浩霆(Kwasi Kwarteng)表示,Pulsic的智財權和軟體可用於建立國防技術能力,並支援建立先進的積體電路,進而應用於民間和軍方的供應鏈,決定終止該收購案。
受到新冠疫情、中美科技戰和國際複雜局勢影響,中企對西方國家的收購舉步維艱。安永「2022年第一季中國海外投資概覽」報告顯示,2022年第一季,中企宣布的海外併購總額為58.5億美元,年減65%,規模創下歷史單季最低。
進入第二季後,安永報告指出,儘管第二季的併購金額較去年同期和今年第一季增長,但全球市場前景高度不確定,增長恐難持續。分地區來看,亞洲成為最受中企歡迎的海外併購目的地,在前十大投資目的地占半數。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