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艇製造為疫情的受惠產業之一,去年外銷金額成長近15%,今年訂單持續滿載,預估至少可再成長15%,雖與2008年的出口高峰還距離,但已持續穩坐全球排名第四的遊艇出口大國。

台灣遊艇公會秘書長張學樵指出,我國遊艇出口最高峰是2008年的244艘、出口值3.23億美元,此後反轉而下,到了2017年的谷底,分別只有103艘、出口值1.49億元。

疫情來襲後,改變了此一現象。張學樵說,疫情推升遊艇出口,2021年出口94艘、出口值2.26億美元,出口值年增14.72%,由於遊艇製造商今年在手的訂單仍滿檔,今年表現可望再超越去年。

遊艇業界說,出口遊艇數量雖不像過去那麼多,但因遊艇售價上漲,加上近來都以外銷80呎以上的大型豪華遊艇,因此,出口值可再增至少15%,出口值推估可達2.6億美元左右,創下十年來的高峰。

嘉鴻遊艇執行長呂佳揚表示,去年和前年吸引的訂單,仍尚未消化完畢,因此,業界在手生產的訂單普遍是滿單狀態,嘉鴻這兩年的營運,也相對為佳。

可惜的是,嘉鴻每兩年在高雄自辦的遊艇新品發表會,因疫情停辦至今,本來規劃今年3月再度舉辦,仍因疫情的邊境管制而取消,明年3月恐也難恢復,只能積極參加國際遊艇展,爭取訂單。

他強調,今年遊艇外銷雖持續暢旺,不過,同樣要面對利率拉升、通膨壓力、油價高漲等外在環境變數,明年的營運還要再觀察。

#營運 #嘉鴻 #訂單 #出口 #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