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益全球關鍵生技基金經理人蔡詠裕指出,今年來的回檔修正已使醫療保健股估值一度觸及20年來相對低位,不過包括醫療保險與製藥等大型價值股表現相對抗跌,醫療生技產業基本面佳,價值面與題材面加持下,中長期表現並不看淡,建議投資人此時可視自身風險承受度逢低適量布局,提升潛在獲利空間。

台新醫療保健新趨勢基金經理人黃俊晏表示,儘管全球景氣已進入中後段,但這並不代表投資沒有投資機會。自1978年以來,在全球景氣進入中段或末段時,多數風險性資產仍有不錯的表現,可見儘管當下市場憂心美國陷入經濟衰退,但資本市場仍有利可圖。

其中,健康保健產業較優異的風險調整後報酬水準,結合產業的「防禦性」特色,過去10年MSCI醫療保健指數提供相對高報酬與低波動的投資潛力,亦即年化報酬高於MSCI世界指數,但卻具有較低的波動度,適合欲長期布局或參與長線醫療產業發展成果的投資人。

野村全球生技醫療基金經理人呂丹嵐表示,投資策略方面,同時考量通膨及升息環境的影響,增持保險和管理式照護產業及藥廠。並偏好未來新藥產品進程較佳的大型生技公司以及評價過低或製程具可期待性的藥廠。此外,擁有具潛力的技術平台公司例如Bispecific技術、mRNA技術、基因編輯Crispr技術等,亦為看好標的。

富蘭克林華美生技基金經理人劉翠玲表示,受Covid-19疫情干擾,生技產業在2020年至2022上半年平均併購金額明顯低於過往七年上半年平均併購金額,隨著疫情退燒,遞延併購案已陸續出現,預料推升全年度企業併購案總金額。

#醫療保險 #表現 #通膨 #大型 #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