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拜登8月9日簽署晶片法案,全球半導體產業鏈格局將大幅變動。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6日針對法案裡的排中條款強調,會嚴格限制領取美國政府補助的企業,赴中國投資先進產線,將以嚴苛國安標準逐案進行審查。

雷蒙多美東時間6日在記者會上解釋,這項價值逾500億美元政策的具體執行方式。據白宮新聞稿,雷蒙多指出,基本的四大目標是在美建造半導體生產加工線、建造足夠穩定的成熟技術半導體供應鏈、投入研發確保下一代半導體技術在美生產、創造數以萬計相關就業機會。

雷蒙多表示,為實現上述目標,將投入約280億美元補助半導體加工企業,讓它們在美國生產先進晶片以及記憶體晶片。其次政府會投入約100億美元用於成熟製程,提升美國的汽車、醫療設備、通訊等晶片產量。為維持美國研發創新地位,政府將為此投入110億美元,包括建設國家半導體技術中心等。

對於法案補助用途,雷蒙多特別強調,除了不可用於買回庫藏股,更重要的是不能危害國安,例如拿錢投資中國、在中國研發先進製程、把最新技術輸送海外。具體而言,獲得法案補助企業在十年內,不能在中國建設先進技術設施。雖然這些企業被允許在中國擴產成熟製程產線,但這些產能僅能用於中國當地市場。

當被問及企業在中國投資會否有不溯及既往等「祖父條款」例外情況時,雷蒙多回應,商務部會用逐案處理的方式審查,評估每個案例的標準是確保美國國安,不會允許任何可能影響國安的交易發生。雷蒙多指出,商務部正在組建專家團隊,企業需要向美國政府披露財務與投資計畫證明補助用途,若有企業違反上述的限制,商務部會追討回這筆款項。

雷蒙多的說法反映出美國政府在處理排中條款案例時,將以嚴苛的態度來審視企業在中投資。近年美國大打「國安」牌封鎖中國技術,不僅川普政府,政黨輪替後拜登政府仍嚴格限制半導體技術輸中,8月以來陸續有晶片法案、EDA等技術管控、高階GPU禁售等重大措施,都重點對中國進行防堵。因此國安標準加上逐案審查,可能代表商務部不會輕易讓企業再赴中進行半導體投資,恐怕連成熟製程都不易執行。

晶片法案加大防堵中國晶圓加工產業向先進製程升級,並限制中國取得先進晶片的管道。而近期的高階GPU禁售,也被視為將衝擊中國正大幅發展的AI與自駕等應用。

#先進 #企業 #中國 #投資 #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