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衝突、俄烏戰火、疫情夾擊中,全面影響在大陸投資的「有根台商」的投資布局!

依據工總內部調查發現,2020年以來,近8成台商沒有增加在大陸投資規模,然而值得關注的是,考慮將產線或供應鏈自大陸遷移出的比重,從兩年前的近3成銳減為不到1成。

工總分析指出,這顯示兩年多來,台商對目前的經濟局勢依然持保守態度,但是也顯示經過兩年的時間,台商難以在其他地區找到同等的生產條件與供應鏈規模。

疫情爆發以來,工總在2020年、今年分別針對在大陸投資的「有根台商」進行調查。

工總當初是憂心,若無法了解並掌握「有根台商」在大陸的處境與現況,進而有積極的因應,恐將造成企業規模緊縮,進而波及到台灣經濟跟著引發海嘯式的衝擊。

然而,工總交叉分析兩次調查發現,2020年時有24.6%的台商希望「轉移大陸產能/供應鏈」,今年則只剩9.3%,不過,卻有超過6成(66.3%)的台商將「增加大陸以外地區投資」。

當工總進一步透過訪談了解,發現多數台商依然看好大陸市場的長期發展,且發現難以在其他地區找到同樣條件的生產環境、供應鏈規模,因此不會考慮撤出,但出自於分散風險的考量,會加速「中國+1」(China Plus One)布局策略。

這也說明了,2020年時只有7.3%台商明確表示將增加大陸的投資規模,但有17.5%表示不清楚,還在觀望。

但今年則增為近2成(18.6%)的台商明確表示將增加大陸投資,沒有人觀望了。工總認為,台商雖然對大陸投資持保守態度,但現階段大陸仍然是台商的重要的生產基地與市場。

不過,工總指出,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38.4%對大陸市場持觀望態度,但沒有台商表示將「結束大陸事業營運」,今年卻有12.8%台商表示將結束大陸事業營運。

工總指出,當進一步了解,發現想要結束大陸事業的台商多半是屬於規模較小、從事傳統產業的台商,由於高度依賴單一廠區進行生產,無法像大型廠商自其他工廠出貨,進而受到較大的損失,加上對後續市場狀況較為悲觀,故萌生自大陸退場之意。

#台商 #有根 #發現 #大陸 #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