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翻紅!經濟部20日公布8月外銷訂單,全球經濟受通膨及升息影響,終端需求走弱,但新興科技應用、數位化商機及網路通訊服務需求續強,再加上電子新品上市,帶動相關零組件接單成長、讓外銷訂單表現優於預期,來到545.9億美元,為歷年同月新高,年增2%、逆轉原先預測連2黑情況,至於9月預估可能再度翻黑。
展望未來,經濟部統計處長黃于玲表示,各國際品牌消費性電子新品接續上市,加上5G、高效能運算、車用電子等新興科技應用及企業數位轉型需求仍強,均有助於外銷接單持穩,但俄烏戰爭持續、全球通膨壓力居高不下、美中科技紛爭再起波瀾,以及COVID-19變種病毒風險未除,市場上不確定因素仍多,再加上去年高基期因素,恐會抑制全球經濟成長力道及外銷接單動能。
黃于玲預估,9月外銷訂單金額將落在570至585億美元間,年減9.4%至7.0%,第三季訂單金額將為1,658億美元至1,673億美元,出現季年減3.4%至2.5%。
8月外銷訂單表現優於預期,逆轉原先預測「2連黑」情況。黃于玲解釋,8月因中國大陸有限電、封控等政策,在預測時較為保守,但實際上,訪問311家廠商後,發現僅23家認為接單受限電衝擊,顯示大陸限電影響低於預期,再加上國際大廠新品上市帶動電子、資通訊產品供應鏈拉貨力道,才演出逆轉秀。
至於全年接單能否維持正成長?她認為,要觀察第四季歐美消費旺季情形,以及國際大廠新品的市場接受度而定。
從地區別來看,五大地區只有中國大陸及香港持續連黑,連續五個月負成長,訂單111.2億美元,年減25.5%、為2009年以來最大減幅,其中以電子產品減少14.1億美元或減20.6%最多,其次為光學器材減少8.4億美元或減43%。黃于玲解釋,中國大陸最主要是受到內部經濟成長放緩影響,除礦產品稍微持平,各大貨品幾乎都呈現年減,預期內部經濟放緩態勢在短期內不會有太大改變。
美國訂單175.5億美元,創歷年同月新高,年增7.5%,其中以電子產品增加18.0億美元、增35.6%最多,電機產品增加1.1億美元、年增18.3%次之;東歐訂單71.3億美元,改寫歷年單月新高,年增35.1%更是連續27個月以來正成長,其中電子產品增加16.0億美元、增108.5%最多,礦產品增加3.8億美元、增114.4%第二。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