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外媒報導,由於烏克蘭戰爭和包括美國和歐洲在內的主要產區天氣惡劣,今年全球基準玉米價格上漲了約15%。中國進口的玉米主要來自美國和烏克蘭,分別占約70%、29%,但美國本季可能面臨減產,俄烏戰爭令較便宜的烏克蘭玉米出口受阻。
報導指出,雖然中國民眾消費的玉米大部分都是自產,但惡劣的天氣同樣威脅到產量。
海關數據顯示,中國玉米澱粉出口量從7月的4萬多噸和去年同期的2.32萬噸,降至8月的900噸,主要運往菲律賓、印尼、泰國和馬來西亞。儘管出口量相對較小,但中國限制出口此舉,凸顯出其對糧食供應和價格上漲的擔憂。
北京東方艾格農業高級分析師馬文峰表示,玉米價格高漲,而較便宜的烏克蘭玉米出口又不容易。在此情況下,若中國出口玉米澱粉,將進一步推高國內價格,所以中國政府要求企業暫停出口以穩定玉米價格並遏制通膨風險。
報導援引交易員和加工商證實中國政策的限制,但未透露該政策公告的方式和具體細節。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