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紀忠文教基金會25日舉辦「再談數位時代發展、策略、挑戰」座談會,與專家學者共同務實面對產業挑戰,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董事長余範英表示,數位科技衝擊所有生態環境,如何規畫數位發展藍圖,保有網路多元性優勢,建立整合產業、放眼國際的策略,成為下一世代重要課題;前工研院董事長史欽泰坦言,若沒有全球化,半導體不會是現在這樣蓬勃發展。
座談會的與談者包含史欽泰、數位轉型學院院長詹文男、成大特聘教授郭耀煌、數位發展部產業署署長呂正華、資策會研究員鄭嘉逸、台大新聞所教授林照真、交大榮譽教授呂學錦。
余範英表示,數位科技衝擊所有生態環境,不管是政治、經濟、社會還是文化,且發展迅速;研討會上將構思藍圖,如何在制度上演進,還有面對如何研擬應用問題,也探討資訊衝擊到社會文化與個人人權。她強調,媒體從不放棄對政府監督以及應該說的話。
史欽泰指出,數位網路影響大,而美中兩強對抗激烈,供應鍊朝向全球化角度思考,半導體產業成為重中之重。過去台灣在全球化的環境之下成長,台灣半導體產業是中間的關鍵,若不是全球化,全球半導體產業也不會是今天這樣蓬勃發展,可能連一半都沒有。
呂正華強調,數位產業已影響很多年,看看數位相機就知道,而數位創新促成各行各業轉型升級,數位經濟釋放跨產業商機,改變了產業遊戲規則,而「資料」則驅動未來全球經濟變革,並分享食品業者導入AI建立智慧工廠,提升產量以及精準行銷。
郭耀煌認為,數位發展為非線性的長程演化歷程,必須同步回應快速技術變革與複雜非技術因素的挑戰,並深化公私部門數位DNA,建構具創新活力的數位永續發展體系,靈活因應數位變局。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