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敬31日接受網路節目訪問時指出,「無論是碳費、碳稅或是碳交易,重點在於碳定價,就是要讓這個碳有價值、價格,如此排碳的人就知道要付出甚麼樣的代價,這樣才有機會去減碳,因為排碳要付出代價。」
他提出,目前的規畫是碳費先行和碳交易,會從排碳大戶開始收費,碳有了定價,減碳的廠商也可以估計一噸的碳可以賣多少錢,這樣就有了交易,企業也有動機可以減碳。
但環保署曾表態,不希望碳交易平台變成投資的工具,張子敬解釋,「台灣的市場很小,若讓碳變成可以投資的工具,就會變成有錢就可以買,那台灣的碳交易額度就有可能被買斷,如此新的產業進駐,要跟誰買碳權?」
張子敬說,不希望碳交易平台成為一個金融商品,而是讓它成為一個經濟手段,未來會由環保署建立這樣的平台,不希望是用投資的角度來買,以免價格被炒高後,讓真正需要排碳權的產業買不起。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