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日前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發布《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22年度報告》,據初步核算,2021年大陸單位的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相比2005年已下降50.8%之多,同時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6.6%,也成功啟動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最大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扭轉二氧化碳排放快速成長趨勢。
李高更表示,未來5年是大陸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關鍵時期。下一步要繼續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堅持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推進降碳減汙、擴綠增長,處理好「發展和減排、整體和局部、長遠目標和短期目標」,並具體提出6大方向。
第一是把減汙降碳協同增效作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總引擎,強化源頭治理、系統治理、綜合治理,落實「十四五」碳強度下降目標任務,包含加快建立統一規範的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推動能耗「雙控」朝碳排放強度與總量「雙控」轉變。
第二是積極穩妥推進「雙碳」工作,落實好碳達峰碳中和的「1+N」政策體系,加快推動重點領域的綠色低碳轉型,也在降碳同時確保能源、產業鏈供應鏈與糧食安全。
而第三點是穩妥有序地推進大陸的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建設,包含加快推新履約周期、持續健全法律政策、健全數據品質管理長效機制,並進一步豐富交易主體、交易品種和交易方式等,同時在這些基礎上來啟動溫室氣體自願減排交易機制。
第四是展開全方位的應對氣候變化宣傳,鼓勵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與消費方式;第五是推動《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2035》,加快氣候變化監測預警和風險管理。
此外,還要積極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全球治理,堅持可持續發展,堅持多邊主義,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等原則,實施《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與《巴黎協定》,支持發展中國家的合理訴求,並深入展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為應對氣候變化全球治理體系不斷貢獻中國智慧、中國力量和中國方案。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