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表示,今年前九月自由港區營運績效較去年同期成長37%,主要是受美中貿易戰後考量資安問題台商紛紛回台、生產線轉移回台灣,以及受到香港國安法影響,部分零售業移轉回台灣,兩大原因延伸的效益使更多的電子零組件(伺服器、面板、半導體等)選擇在自由港區出口,預計到今年底自由港區營運績效有望突破1.6兆元。
交通部表示,為掌握這波全球供應鏈改變帶來商機,立刻加速海空自由港區建設及招商,包括桃園機場遠雄自由港區四棟加值廠房,預計明年6月完成興建營運,並引進物流加值及電子零組件製造產業,預估可提供8,000個就業機會,年產值增加1,500億元。
交通部表示,高雄港洲際二期第七貨櫃中心,第一階段預計明年5月開始營運,將發展轉口貿易、倉儲物流業務,後年5月全部營運後將創造200個就業機會、年產值增加4.59億元。
至於台北港物流倉儲區第二-1期開發,第一階段預計115年12月取得營運許可,將導入國際物流、冷鏈及電商業務,119年全區營運後將可提供1,500個就業機會,年產值增加28.2億元。
交通部強調,現值疫後國際經貿秩序重整及邊境開放關鍵時刻,為善用疫後產業復甦及活絡經濟活動轉機,除持續推動海、空港自由港區開發建設、積極鬆綁法規、推展新營運模式外,亦將適時導入智慧化創新科技提升機場、港埠與物流效率,並配合邊境鬆綁政策積極增加航線、航班、航點,期引進人潮、帶動投資並使貨暢其流,進而促進國家經濟與產業發展。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