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3日公布10月ISM非製造業指數報54.4,低於市場預期55.5,創下2020年5月以來新低,細項反映非製造業需求擴張放緩,原物料價格指數持穩高檔。另外,外美國勞工部公布最新失業金數據,初領失業金人數21.7萬人,維持在歷史新低水準附近,反映就業市場依然強勁。
綜上,短時間內聯準會將持續升息,往正面看,觀察3日聯準會會議後利率期貨隱含的升息路徑,明年3月可能達到高峰5%~5.25%,然後維持7個月的高原期至明年9月,自10月開始降息,亦即「升息」二字在訊息面的衝擊,可能止於明年3月後;同時,今年12月若再升三碼,接下來明年1月和3月各升1碼,衝擊力道逐漸降低,寄望明年5%~5.25%高原期利率能逐漸緩解通膨。
財報季仍然在持續中,S&P500公司已經有過半公司公佈財報,獲利優於預期的公司佔了47%,符合預期佔35%,低於預期佔18%。財報優於預期家數創下一年半新低,而且低於預期家數創下一年半新高,整體表現失色。
另外,美國大型科技股如AMZN、AAPL、GOOG、META、MSFT財報表現亦不佳。然而,今年準確預測美股空頭的摩根史坦利美國股權策略分析師Michael Wilson,已經翻多預測明年2月左右為美股低點,值得留意贏家的最新看法。
無獨有偶,勞動基金運用局劉副座指出,台股築底現象浮現,「可能快從隧道出來了」,可能是「L」型回升,目前是選股好時機。我們也呼應此看法,除了台股目前的低本益比與高殖利率之外,消費性電子庫存的最劇烈修正就是現在,如我們先前提到面板供需將在11月轉佳,我們預期明年第一季PC供應鏈也會有轉佳可能性,即使需求不會立刻大升,能夠開始改善即為利多。
投資策略:
審慎的投資人要考慮眼前台積電先進產能開始落腳美國的現實,以及富士康鄭州廠大批員工離崗的意涵,製造廠商往東南亞和印度布局是未來趨勢,也將面臨新的挑戰,台灣產業的未來需要政府嚴肅思考與引領。
即使股市或已在底部,而國際政治對產業的影響,造成選股的難度會比從前高,過去兩年,投資人經歷過了一個人的武林,也經歷過了百花齊放,未來具有競爭力的公司股價將多點脫穎而出。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