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政部最新公布的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顯示,繼7月、8月小幅增持美國國債後,中國9月再度狂減持美債382億美元,不僅創六年來最大減持規模,最新持倉量9,336億美元,也創下2010年6月以來新低水準。

華爾街見聞報導,TIC報告顯示,中國在7月增持22億美元以前,一度連續七個月拋售美債,從今年5月起持倉規模更是12年來首次跌破1兆美元,降至9,808億美元。即使7月和8月小幅增持美債共40億美元,持倉量也還是處於12年來低谷。

最新數據顯示,中國在9月份減持不手軟,一舉拋售382億美元的美債。統計顯示,今年以來,中國已累計拋售高達1,351億美元的美債,但仍為美國第二大海外債主。

除了中國加速出脫美債部位,身為美國最大海外債主的日本,在9月份也不約而同狂拋手中部位,減持規模高達796億美元,是8月減持規模的2.3倍,也是連續第三個月減持。

報導指出,美國兩大「債主」之所以在9月雙雙拋售美債,除了美國聯準會在9月時連續第三次激進升級75個基本點,另外,日本央行為了阻貶日圓繼續暴跌,為20年來首次進場干預匯市。

報導指出,TIC報告披露的主要持有美債國家地區中,9月日本的拋售規模最大。美債持倉前十的國家地區中,9月增持的只有第三位的英國和第四位的比利時,分別增持186億美元和372億美元,持倉量分別升至6,633億美元和3,251億美元。由於TIC報告資料相對滯後,從前兩個月的市場動向看,TIC下次公布10月份的數據時,預期日本的美債持倉量還會進一步下降。

分析指出,隨著美元持續走強,非美主要貨幣出現不同程度的貶值,多國央行也開啟各自的「貨幣保衛戰」。即使是往常將60%甚至更多外匯存底投資於美債的新興市場央行,也開始拋售美債。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0月時曾估算,今年初以來,新興市場央行累計減持美債約3,000億美元。

#TIC #中國 #美債 #持倉量 #減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