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第八屆傳善獎陳永泰公益信託委託人袁蕙華女士(左五)與八家得獎代表合照。圖/傳善獎提供
2022第八屆傳善獎陳永泰公益信託委託人袁蕙華女士(左五)與八家得獎代表合照。圖/傳善獎提供
家總訓練長照教練,提供企業支持員工「照顧不離職」,留住好人才。圖/傳善獎提供
家總訓練長照教練,提供企業支持員工「照顧不離職」,留住好人才。圖/傳善獎提供
康泰納仕台灣全媒體溝通總監林昱光進行專題演講。圖/傳善獎提供
康泰納仕台灣全媒體溝通總監林昱光進行專題演講。圖/傳善獎提供
2022傳善獎得獎機構
2022傳善獎得獎機構

由陳永泰公益信託主辦、台灣公益團體自律聯盟協辦的「傳善獎」,11月17日假寒舍艾美酒店舉行第八屆頒獎典禮,並邀請康泰納仕台灣全媒體溝通總監林昱光進行專題演講,期待藉此能讓社福機構了解,如何透過有限的資源得到更多認同、肯定與機會,成為非營利組織營運者重要的課題與機會點。這場年度盛會除了近350位社福機構代表熱情參與,同時也有許多關注ESG社會公共事務的企業主管出席,氣氛熱絡溫馨。

典禮中,康泰納仕台灣全媒體溝通總監林昱光的專題演講,以公益傳播、內容行銷及如何與企業合作追求互利共好等方面進行分享,希望在未來全球致力倡議永續、包容的趨勢下,「善」成為你我最珍惜的資源被廣為傳播出去。讓議題被更多人看到,召集各界力量,合作共創最大影響力。

他認為,「傳善」就是要將有意義的事被傳播出去,過去為善不欲人知雖然是一種美德,不過到了現今數位時代與社群平台環境,社福機構應該make some noise,讓善發聲並去感染別人。他也建議,非營利組織在有限資源下,不妨透過社群平台的貼文與各界做溝通,並可透過與企業的合作,將善擴大,尤其疫情之後,越來越多企業更重視永續ESG與社會關懷來經營品牌,這是社福機構很好的機會,當企業尋求相關議題合作,傳善獎就是很好的鏈結平台。

企業近年來投入ESG的發展目標,尤其在環境保護與減碳、公司治理的面向不遺餘力;隨著地球暖化、貧富差距等現象加劇,全球致力於推展永續發展,SDGs也成為大家的共同語言。

更多的企業願意投入資源,攜手社福團體解決社會問題;而社會問題的複雜度高,需要攜手社福團體成為實踐社會責任的夥伴;找到同樣核心價值的社福團體合作,倚靠專業,才能共創影響力。

傳善獎支持這些獲獎機構創新與跨域合作,鼓勵他們與企業、甚至大眾溝通對話,讓服務走出同溫層,讓價值擴散,如第六屆玩具圖書館與第七屆家庭照顧者總會就有很好的例子,他們和企業展開共創計畫,達到1+1>2的社會永續價值。

機構善用自身專業提供企業ESG好解方

社福團體的專業是解決社會問題,而企業為小型社會縮影,員工遍及不同的年齡層,不同的生活階段也面臨著各式人生挑戰,員工們的需求往往也呼應著當前的社會議題。因此打造友善的職場環境,往往是企業經營與公司治理層面的重要一環。

家庭照顧者總會(家總)為家庭照顧者的倡議團體,他們看見社會的長照問題,也發覺企業員工的長照需求。家總自106年起試辦「友善照顧職場」計畫,建議雇主公開信表示支持,請人資部門轉介有需求的員工給0800-507272照顧者關懷專線,解決員工的照顧安排需求,減低離職風險。家總也進到企業開設「長照備戰課」,協助企業進行員工的需求調查、設計支持方案、特約長照機構等。

隨著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政府投注資源試圖解決長照問題。家總秘書長陳景寧表示,很多企業主管看到員工受到長照需求影響卻不知如何協助。員工遇到家中成員年邁或生病需要照顧,在有限的資訊下選擇離開職場投入全職照顧。而「友善照顧職場」連結政府資源與資訊,不需要花大錢就能執行。家總主動出擊,先替企業想好了,預計將於2023年推動五百大企業ESG友善計畫。

機構善用自身專業,進到企業解決他們的需求,是家總協助企業實踐ESG的合作模式。從員工的生活照顧需求、公司人才聘僱與治理的痛點,共同落實了友善職場營造的價值。

從共同核心價值出發與企業共創影響力

隨著投資人對於企業ESG發展的關注,企業也越來越重視企業文化與核心價值。當企業與社福機構在雙方都很注重的核心價值下建立共識,溝通下來就會順暢很多,兩方為了相同的價值目標共同努力,一下子就拉近社福與企業的距離,減少了常見的隔閡。

價值要落地生根,需要投注足夠的時間才能看見成效。玩具圖書館執行長張維庭指出玩具圖書館的影響力報告中,企業主管回應道,看見這類型的合作帶給企業最有價值的是「形塑組織文化」。找到對的社福團體合作,對企業而言,不只是達到內部改變的隱形推手,更是找到一個共同創造外部影響力的夥伴。

#員工 #機構 #企業 #照顧 #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