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縣70歲婦女日前肚子痛至竹山秀傳醫院就醫,檢查發現其小腸阻塞,緊急開刀切除阻塞部分,癒後狀況良好。竹秀指出,該患者有心房顫動病史,可能長期服用抗凝血劑造成小腸壁血腫,「抗凝血劑引發自發性小腸壁血腫」發生率0.04%,全球30年來僅103例,已將治療成果在國際知名期刊《Medicine》發表。
竹山秀傳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蘇啟成表示,70歲陳姓婦女日前突然覺得腹部嚴重劇痛,被家人送到醫院的急診室,經電腦斷層掃描檢查,發現其小腸阻塞必須緊急動手術,陳姓婦女小腸末端因腸內液體嚴重淤積、腫脹,導致缺血壞死,開刀切除阻塞部位,術後復原狀況十分良好。
蘇啟成說,陳姓婦女小腸阻塞的原因非常特別,病理報告顯示她是因為腸壁出血引起,而非腸腔被異物塞住導致,推論可能是她有心房顫動病史,長期服用抗凝血劑所造成的小腸壁血腫。
竹山秀傳醫院副院長沈德群解釋,「抗凝血劑引發自發性小腸壁血腫」的發生率約1/2500、0.04%,全世界30年來,只有103個病例發表臨床報告,像陳姓婦女嚴重到形成腸阻塞的機率,更是微乎其微。
沈德群指出,醫療團隊成功治癒陳姓婦女,已經將該罕見病例治療成果在國際知名期刊《Medicine》發表,也提醒正在服用抗凝血劑的患者,千萬不要因為害怕併發症而任意停藥,畢竟這是非常少見的案例。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