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封裝廠前三季維持獲利,由於相關廠長年獲利且配息,以今年前三季獲利進度來看,2023年LED封裝廠仍有盈餘分配。
值得注意的是,感測、車用成為LED產業轉型的亮點,受到地緣政治的衝擊,國際訂單積極降低對中國的依賴,富采在法說會上指出,即使第四季到明年第一季是感測的淡季,但是不少國際客戶前來洽談相關合作,這是好的跡象。
此外在汽車應用上,富采指出,車外高亮度紅、黃光的應用比率提升,加上電動車的中控板設計轉為獨立式,直下式背光取代側入式背光,帶動LED的消耗量從40顆攀升至800顆,將激勵車用背光的成長;而高級車的氛圍燈比例提升,也屬於高階應用。
台灣LED封裝廠轉型路線分道揚鑣,對於持續擴大營收規模已沒太大興趣,從各公司法說釋出的風向球來看,宏齊(6168)、李洲(3066)選擇切入半導體產業;艾笛森(3591)積極轉進汽車應用;龍頭億光(2393)則擴大多元應用,車用、感測、IR、Mini LED背光多路並進,縱使今年以來景氣逐季下滑,第三季旺季不旺,但是第三季LED封裝廠普遍交出獲利財報,累計今年前三季每股盈餘逾1元的公司包括億光、立碁、宏齊、弘凱等。
而LED晶片廠上季表現相對有壓力,但也可見轉型效果,以富采為例,儘管旗下晶電、隆達雙雙轉虧,但扣除權益法的轉投資虧損,第三季財報落在損平之間,相較於合併之前的大幅度赤字,抗寒體質已有轉變,富采統計,高階應用(感測、車用、植物照明、Mini LED)營收占比從2019年的20%,至今年前三季已逾55%,這些應用門檻相對較高,競爭對手切入不易,在應用分散之下,希望維持企業韌性,降低景氣波動的衝擊。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