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合一選舉民進黨大敗,「抗中保台」未激起中間選民與年輕族群的熱情。雖說九合一是地方選舉,兩岸政策不是焦點。但近年兩岸關係緊張,加上民進黨競選期間大肆操作「抗中保台」,若說投票結果不代表選民對兩岸關係的態度,應不是確切。民進黨「抗中牌」炒不熱,足以證明兩岸因素是存在的,而且民眾也做出表態。

兩岸關係不佳 選票成指標

當然,不能解讀為民眾在台灣前途問題上出現轉向,但盼望兩岸和平的訴求已經用選票呈現出來。分析民進黨的得票,都會區還能鞏固基本盤,台北市仍有三成以上忠誠支持者;高雄市柯志恩雖表現不俗,但陳其邁仍能維持相當程度的領先,然而,台南市與屏東縣兩個傳統農業縣市,藍綠差距縮小甚多,對民進黨來說是一項警訊。其中原因很多,但兩岸關係不佳、農漁業受挫,政府又拿不出有效對策,從業民眾對民進黨失望,亦為重要因素。

馬政府時代,不僅藍營縣市長與對岸地方政府交流密切,柯文哲當選台北市長後,隨即改變深綠意識形態,宣示支持兩岸民間交流,促進兩岸一家親,很認真地參加並持續舉辦「台北-上海城市論壇」至今。民進黨籍的雲林縣長蘇治芬、高雄市長陳菊、台南市長賴清德、台南縣長蘇煥智等,也都曾經前往大陸交流。民進黨執政的縣市都成立兩岸小組,推動兩岸交流事宜,兩岸地方政府,不分藍綠,都有或多或少、或深或淺的交流關係。

2016年蔡英文上台,拒絕接受九二共識,兩岸關係急轉直下,地方層級的交流亦全部中斷,在民進黨汙名化兩岸交流操作下,官方性質的城市交流更成為禁忌。這次選舉「綠能你不能」、「反中是工作,賺人民幣是生活」的雙重標準,已經被選民看穿、唾棄,應該可以還給光明正大與大陸交流的藍營一個公道,新當選的藍營地方首長應可放心地推動兩岸交流。

在蔡英文任內,恐怕看不見兩岸和平氛圍轉變的機會,至今蔡政府對民間交流的恢復仍意興闌珊,兩岸上層互信不足,交流恢復不易。那麼,應考慮重啟中層交流,非民進黨縣市首長既已獲得最新民意的授權,自應責無旁貸,在議會監督下,與大陸協商有利市(縣)民福祉的兩岸交流活動。

地方層級交流 不應分藍綠

台北市重回國民黨執政,應借重國民黨長期與大陸交往經驗,在既有的「雙城論壇」基礎上,提高深度與廣度,促進兩岸經貿與文化交流。桃園市與新竹市身為科技人的兩位當選人,也可以倚重業界資源,擴大科技業的交流合作,提升台灣國際競爭力。近年來農漁業與觀光業在兩岸關係對立情勢下,受到不少衝擊,農業和觀光資源豐富縣市的首長,也可以積極對大陸推銷農漁產品和觀光景點將是重點。

大陸方面應展現善意,回應台灣最新民意,在疫情趨緩後主動重啟兩岸交流。這次選舉南部選民投票態度出現微妙變化,大陸若能掌握民意轉向新趨勢,不分藍綠邀請新任縣市首長赴大陸交流,不是不可能創造改變南部選民政治態度的槓桿效應。過去兩岸地方政府交流集中在藍營執政縣市,區域上也集中在中北部,南部民眾對兩岸交流的支持與熱情一向不如北部縣市。

地方層級交流宜以民眾切身福祉為主軸,儘量淡化政治,大陸若能創新思維,擴大地方政府交流範圍,讓綠營執政縣市民眾亦能從兩岸交流受惠,兩岸民間感情基礎必可擴大,對兩岸和平發展大局有利。重新檢討農漁產品出口限制,對於兩岸人民化解歧見增進理解也會有助益,鼓勵地方特色的宗教與文化交流,對強化親近感與歷史感有利。更重要的是,在疫情過後恢復自由行。

台灣經濟看似亮眼,實際已染上荷蘭病,地方經濟與庶民經濟大不如前,才會發生因求職不易而被詐騙,因而喪失自由甚至生命的悲劇。選票證明台灣人民選擇和平,非民進黨籍縣市長當選人應積極推動兩岸經貿與觀光發展,帶動地方經濟才不負選民交託。

#地方政府 #交流 #大陸 #縣市 #兩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