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巨目前車用占比約20%,以國巨去年營收1,211億計算,相當於車用貢獻242億營收。國巨的車用占比以22%為目標,隨歐洲高階感測元件事業今年正式加入國巨集團,以及高雄大發三廠可望於下半年量產、挹注高階MLCC產能,國巨訂出的汽車營收比重有機會提前達標。
國巨的利基型產品屬於計畫性生產,價格幾乎不受消費性電子需求疲軟影響,今年前三季國巨的利基型訂單已十拿九穩,加上法國賀利式高階感測元件事業、德國施耐德電機高階感測元件事業將於第二季、第三季完整併入國巨並認列營收,外資看好國巨2023年在營收、毛利率、營益率三大財務指標上持續成長。
針對2023年,興勤表示部分訂單出貨比掉到0.6的客戶已回升至1,代表庫存已某種程度消化,尤其是3C、通訊及家用等市況最差的客戶釋出的訊息,因此預期景氣將在上半年觸底。興勤目前車用比重約12%,預估至2025年拉升到18%,其中,電動車相關產品如電池管理系統、ADAS、Heater、Radar為主戰場。
臺慶科過去車用營收比重常態性介於18~19%,去年因消費性電子需求滑落,拉貨動能減弱,導致車用比重攀升至24%,預期未來三年將拉升至25~30%。因應客戶需求,臺慶科的台灣廠積極布建車用產能,並將大陸泗洪廠的車用產能拉回台灣。臺慶科旗下共有昆山、泗洪、台灣三大廠區,均已通過車規認證,臺慶科預期最快第二季末就可回復至疫情前水準。
以2022年前三季獲利排名,國巨、興勤、臺慶科分別以每股盈餘44.5元(減資後股本)、9.4元、8.79元拿下獲利前三名,打破過去以MLCC廠蟬聯前三慣例。三大廠車用比重均已拉升至雙位數以上,產品線分散並脫離消費性電子重災區,成為勝出關鍵。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