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量中國及印度的復甦將提振區域經濟成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日調升2023年亞洲經濟增長預測0.3個百分點至4.6%。但IMF同時警告說,當前西方銀行業仍存有風險,亞洲地區容易受到金融環境收緊,和資產突然無序重新定價的影響,尤其負債較高的企業和家庭,須特別注意。
IMF在地區經濟展望報告中,做了上述表示,並強調亞太地區將是2023年最具活力的世界主要地區。報告指出,中國和印度今年預估分別增長5.2%和5.9%,是亞洲經濟成長主要推動力,亞洲其他地區預計也將在今年觸底反彈。該機構調升馬來西亞GDP增長至4.5%,菲律賓至6%。
IMF強調,中國經濟重新開放對此一地區至關重要,對亞洲經濟的溢出效應,主要體現在消費和服務業需求,而非投資方面。
報告還指出,與其他地區一樣,內需將是2023年亞洲經濟最大成長動力。繼2022年增長3.8%後,今年亞洲經濟預計增長4.6%,較IMF去年10月預測上調0.3個百分點。IMF預估,今年亞洲對全球增長貢獻率約為70%。
但IMF將2024年亞洲經濟成長預測調降0.2個百分點至4.4%,並警告經濟前景仍面臨風險,包括通膨黏性高於預期、全球需求放緩,以及歐美銀行業壓力衝擊,將為全球經濟帶來不確定性。
儘管到目前為止,歐美金融行業壓力對亞洲地區的溢出效應相對較小,但IMF認為,亞洲容易受到金融環境收緊和資產突然無序重新定價的影響,雖然亞洲擁有強大的資本和流動性緩衝來抵禦市場衝擊,但該地區負債較高的企業和家庭,明顯更容易受到借貸成本急劇上升的影響。
IMF並表示,由於內需強勁等因素,通膨可能居高不下,該機構敦促除日本和中國之外的亞洲各國央行,保持緊縮貨幣政策以降低通膨,並提出警告,如果未能將通膨降至目標以下,可能會付出代價,甚至將過去維持寬鬆貨幣環境產生的作用全數抵銷。短期內收緊政策力道若不足,日後將需要不成比例的進一步收緊貨幣政策,以避免高通膨變得根深蒂固,進而導致可能出現更大幅度的經濟萎縮。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