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表示,許多美國專家也建議,應把台美FTA視為挺台態度,從原本的FTA思維抽出來,變成一個戰略工具,而非只是經貿工具。
由於美國為台灣第二大出口國,經貿往來相當密切,李淳分析,此刻簽署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對雙方來說都有好處。
李淳以買雞蛋比喻說,台美倡議另一個重大意義在於,美國賣雞蛋給台灣後,其它國家壓力就會比較小,可能較不會因為有其他人不高興就不敢賣,除了台美,也希望相關協議可以擴展到歐洲等主要經濟體。
他還表示,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是有創意、了不起的成就,同時可藉此帶動歐洲等主要國家能以較自在的方式,與台灣討論類似協定。許多專家認為倡議沒有談及關稅,但現實就是台灣沒有空間挑三揀四。
李淳指出,台美過去只有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被限制在只談貿易障礙,而這次簽署的貿易倡議三個專章,都要求成立委員會並至少每年開一次會,等於將台美議題帶出貿易障礙這個領域,有更具開創性、未來式的討論。
被問及美國是否可能取代大陸,成為台灣第一大出口國時,李淳認為:「絕對會」;台美間的第一步貿易協定已簽署,下一步是簽訂避免雙重課稅協定,也已獲得美國積極回應,這兩項協定加在一起,會明顯協助企業向美國移動。
至於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是否會讓台積電變美積電,李淳表示無此疑慮,台積電很大部分客戶、設備、材料都來自美國,美國如果想拿走台積電,不需透過這個協定就能這麼做。
李淳還說,台積電在美國生產能量僅占全部的5%,且大部分都集中在高階製程,對美國來說,是一個緊急事件發生時的備案,美國的思維邏輯並非要取代台灣的生產地位。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