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經濟研究院4日發布6月台灣採購經理人指數,製造業PMI是48.3、非製造業NMI是54.6,雙雙創下今年次高水準。中華經濟研究院長葉俊顯表示,當前情勢是「五窮、並未六絕」,廠商回報短急單湧現,使PMI較前月大升7、NMI也上揚2.6,估計下半年台灣景氣會比上半年好,逐步翻揚是可見的趨勢。

台灣PMI、NMI兩項指標的今年高點,分別是2月PMI有51.4、4月NMI有55.8,當時製造業只是短期情況變動,代表內需NMI則是疫後內需大爆發所致。中經院調研團隊指出,觀察PMI要看趨勢,6月大幅回升仍要繼續觀察未來2個月情形,才能確是否已脫離谷底盤升。

6月PMI連四個月呈緊縮,中經院助研究員陳馨蕙分析,主因是終端需求透明度不高,且原物料價格波動大,存貨採購政策仍保守;但五項組成指標,「新增訂單數量」指數大幅回升18.4至52.7,經季調「生產指數」也從連二個月緊縮轉為擴張,指數大幅回升14至50.9,雙雙轉為擴張,且「客戶庫存」呈緊縮。對此,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認為,「這項變動非常值得大家關切」。

中經院同時公布「2023上半年台灣採購經理人營運展望調查」結果,製造業預期下半年營運狀況將好轉,指數為62.9。

這項結果呼應6月PMI調查,製造業未來六個月展望指數在5月重跌6.7之後,本月回升6.7至44.9, 透露出廠商期待下半年台灣景氣會比上半年好。

內需暢旺是推升今年台灣GDP的主要動能,6月NMI走升至54.6,為第12個月呈現擴張,且6月NMI未來展望指數出現去年4月以來首次擴張,指數大幅攀升8.3至50.1。葉俊顯點名強調,主要來自金融保險、住宿餐飲的加持,當月產業NMI同步大幅翻揚到64.7、64.6,較上月分別大升13.5、7.8,成為推升NMI的主要助力。另NMI八大產業中,支援製造業的批發業也在6月出現好轉。

#回升 #會比上半年好 #中經院 #擴張 #N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