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部統計處公布6月工業及製造業生產,工業生產指數為83.86,年減16.63%;製造業生產指數83.03,年減17.15%,皆創下「13黑」,經濟部同步也公布第2季與上半年統計,第2季工業生產指數與製造業生產指數分別年減18.29%、18.91%,創14年來最大減幅;上半年工業生產指數則年減17.59%,減幅為2010年同期最大。經濟部坦言,全年拚翻紅有難度!
整體工業與製造業生產指數不盡理想,經濟部統計處副處長黃偉傑表示,6月存貨量指數已較去年同期低,顯示去化庫存已達到一定階段。經濟部預估,7月的製造業生產指數將維持13%到17%的衰退幅度,不過年減幅度可望收斂。
經濟部昨日同步公布批發、零售及營業額統計,批發業6月營業額為9655億元,年減11.4%,為連續第8個月負成長。6月零售業營業額為3719億元,為歷年同月新高,年增13.9%,連續22個月正成長,主因是疫後國內出遊人潮回升,國境解封帶動觀光客回升,加上年中慶及連假集客效應等。
6月餐飲業營業額834億元,為歷年同月新高,年增34.7%,連續14個月正成長,則受惠於端午連假及謝師宴等聚餐商機,以及天氣炎熱帶動冰飲品市場需求。
展望7月經濟部預估,零售與餐飲因為暑假旺季,業者推出消暑新品加上車商民俗月前衝刺,可望為營業額再拉一波。惟進入下半年,統計處表示,比較基期拉高,零售業營收成長幅度將明顯收斂,預估7月營收年增幅會收斂至5.8%到8.8%之間。
餐飲業則是會在第4季,成長幅度可能收斂到個位數,7月預估仍將年增12%到15%,統計處還表示,如果下半年未有「黑天鵝」,零售、餐飲營收將可望挑戰全年新高。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