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計總處日前以全球景氣持續疲弱,加上庫存去化時間拉長,在終端需求減少下,造成廠商出口放緩,進而導致民間投資下滑為理由,除了將今年出口及民間投資成長分別調降為-9.51%與-5.93%,同時將今年經濟成長從之前預測的1.95%再度下修至1.61%,創下近八年來最低,確定無法「保二」。
儘管主計總處也正向指出,若以實質GDP季增年率(saar)而言,今年第二季由負轉正升至5.62%,第三季估計將會達到11.33%,顯示台灣經濟情勢呈現「柳暗花明」,但現實卻不容樂觀,因為美中貿易戰與新冠疫情引發的「轉單」效應正擴大衝擊台灣出口,在大陸市場疫後復甦力道不如預期的情況下,分散出口市場已成朝野當務之急。
全球自2018年起面臨美中貿易爭端,加上2020年以來受到新冠疫情干擾,以美企為首的跨國企業為避免供應鏈因過度依賴中國而遭到斷鏈,紛紛要求其代工廠商分散供應鏈,導致近年來國際貿易重新布局。其中,最為明顯的「轉單」效應,莫過於美國進口的中國產品金額雖持續增加,但其占比則是從2017年(美中貿易爭端之前)高峰的21.6%,逐年下降至今年上半年的13.3%,創下2003年以來新低。
也就是說,美國在建立供應鏈安全考量下,近年來開始積極推動重組供應鏈以替代陸製品,包括:回流美國生產(re-shoring),其中特別要求台積電必須赴美設廠;或是移轉至美國鄰邦例如墨西哥和加拿大生產(near-shoring),目前墨加兩國已經超越中國,成為美國最大和次大產品進口來源;又或是赴美國友好的國家生產(friend-shoring),使得美國來自越南、印度、其他東協或歐盟國家進口占比逐年提高。
雖然台灣從美中貿易起爭端至新冠疫情干擾期間,確實曾受惠於國際貿易轉單效應,也因此在2022年8月之前創下出口持續26個月成長的榮景,但隨著此波美國主導供應鏈重組所延伸的國際貿易轉單效應不斷變化,與美中均存在供應鏈連結關係的台灣外貿成長力道已直接受到衝擊。
以往,台灣長期以半成品或零組件出口大陸,透過在大陸組裝、製造產品再行出口至美國及其他先進國家。然而當美國主導的國際貿易轉單模式改變,當中國對美出口金額「占比」開始逐年下降,就造成台灣對大陸的出口同步衰退。此外,大陸疫後面臨消費力不足、物價下跌恐陷通縮等困境,也導對台灣的進口需求大幅減少。影響所及,台灣出口從去年8月起開始降溫,9月轉負之後持續衰退,迄今年7月為止,已出現11黑;7月外銷訂單也已連11黑。
政府相關部門與部分學者專家或許認為,台灣出口持續下滑,是國際景氣低迷所致,只要全球需求回溫,出口就會反彈。不過,去年9月迄今全球GDP其實仍呈正成長;相對同一期間,台灣出口與GDP卻又雙呈負成長,顯示並非肇因於國際情勢走緩,而是上述美中貿易爭端所延伸的轉單效應所致。再從台灣11大項出口產品加以觀察可以發現,其中衝擊最為嚴重的是勞力密集產品,無疑說明此波國際貿易轉單效應正在威脅台灣出口。
在美國推動供應鏈重組以替代中國進口政策下,美國自中國進口金額占比持續萎縮,是許多產業從科技至傳產,以及美國友好國家從歐盟至東協,逐步轉換供應鏈效應的結果。更加無法忽略的是,美國主導此波國際貿易轉單效應,實際上並未有效移轉台灣,讓台灣的出口雪上加霜,加上出口市場過度集中,更是導致出口難以由黑翻紅的重要關鍵,不但拖累今年經濟成長展望,而且波及與其關聯的投資表現。
很顯然地,台灣在美中貿易較勁下,「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如果朝野不能有效因應,放任國際貿易移轉效應持續發酵,即便未來國際景氣好轉,也未必能讓台灣的出口重返榮景。因此,台灣在美中兩國「各自」打造供應鏈過程中,應該利用過去所累積的科技基礎,配合打造供應鏈經驗,充分扮演替代供應鏈關鍵角色,讓兩股不同供應鏈匯流、併行於台灣。再者,在國際貿易移轉效應持續發酵下,除了必須因應占台灣4成出口的中國市場轉型之外,政府更需協助廠商加速布局過去較忽略的地區,包括西亞、北非、南美等具有潛力之市場,藉此分散出口風險,別無他途。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