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想就像顆種子,通過時間琢磨與環境考驗,才能成為枝繁葉茂、庇蔭眾人的大樹。裕隆集團是創辦人嚴慶齡70年前許下「發動機報國」、「為華人裝上輪子」的理念而成立,從自主製造、自主研發、自主品牌,為台灣創造汽車產業價值鍊,帶來更為全面的移動生活。即將在28日開幕的裕隆城,不只是台灣汽車工業的發源地,更是裕隆從傳統製造廠走向移動服務生活圈的新起點。
已故的裕隆執行長嚴凱泰曾描述自己的父親嚴慶齡,「他是一個工程師,也經歷過戰爭洗禮,因此認為機械工業或汽車工業才是真正的工業。」而「裕隆」名稱是取自祖父嚴裕棠名字中的「裕」、家族事業大隆機器廠的「隆」,最初在1953年成立時為「裕隆機器製造股份有限公司」,直到1960年才更名為「裕隆汽車製造有限公司」。
1953年,我國國民所得只有100美元,經濟學家認為,國民所得提升到500美元,消費者才有能力購買汽車,但當時街頭上只有腳踏車、三輪車,政府每年只發50張汽牌照,客觀條件不利於汽車工業發展。裕隆總裁吳舜文生前曾回憶,當時國內缺人才又沒技術,但嚴慶齡認為,等國民所提升再做就太晚,他堅持發展汽車工業。
很快地,1954年裕隆在大坪林興建工廠,就是現今裕隆新店總部的位置。1956年,在沒有任何外援下,成功拼裝出第一輛吉普車「威利斯」,並在當年雙十節公開展出,隔年更舉辦從台北到高雄489公里長途試駕,轟動一時。
孕育汽車人才搖籃
裕隆汽車前總經理李振華回憶,當時10台國產吉普車隊繞行台北時,自己也在街頭觀看人群之中,但深受影響而決定投入汽車業。1978年進裕隆的前總經理劉一震則表示,創辦人最大貢獻是在國家還沒有工業基礎下就投入巨資默默耕耘,而且對自創品牌投入金錢、人才,現在業界仍有非常多高階主管都是裕隆培養的。
隨著經濟起飛,計程車逐漸取代人力三輪車,裕隆於1960年推出的「青鳥」小轎車,因造型可愛、省油實用成為計程車司機的最愛,據老員工描述,車輛還沒下生產線,就有人在門口等著取車,連大年初一都有司機要來領車,因為初二就可以做生意賺錢。
1980年代,國民所得突破1萬美元、汽車市場35萬輛,1981年,裕隆選擇擴大汽車研發,起動苗栗三義擴廠計畫,同年,吳舜文決定在桃園龜山成立裕隆工程中心,許多年輕工程師憑著國人造車的熱情,終於在1986年台灣光復節發表國人第一台自主研發車款飛羚101。
多角化營運有成
2003年,嚴凱泰決定帶領集團走向國際化、多角化經營,裕隆與日產在新店舊廠區舉行裕隆汽車及裕隆日產兩家公司分割記者會,自此,裕隆專注代工,並成立自主品牌研發,裕隆日產成為日產全球體系一員,後續運用本土實力參與國際分工,發展水平週邊事業,為集團發展多品牌策略與移動服務價值鏈奠定厚實的基礎。
接著,裕隆汽車在2005年投資成立華創車電,2008年創自主品牌LUXGEN納智捷,發表世界第一部智慧科技車,後續推出國民跑旅U6 GT以及回應台灣社會移動需求的全齡友善休旅URX NEO。為了迎接淨零碳排趨勢、接軌純電世代產業升級,2020年與鴻海合資成立鴻華車電,2022年LUXGEN換上全新品牌識別並發表全新純電休旅車n7,投入純電交通生態圈。
裕隆集團從新店起家,至今發展成涵蓋智慧車輛、金融水平、紡織時尚、營建生活四大事業體、100多家公司的集團企業,有些員工家庭更已傳承至第三代。國人熟知的汽車產品威利斯WILLYS、青鳥BLUEBIRD、速利SUNNY、飛羚101 Feeling、 CEFIRO,還有1988年受中華汽車委託設計的商用車威利,後續的菱利、Freeca、Zinger也都陪伴許多人創業成長,再到迎向純電智慧移動的Luxgen n7。
裕隆城28日開幕
這幾年,執行長嚴陳莉蓮接棒帶領裕隆集團迎向新能源車及移動服務,同時展開集團MaaS移動服務布局,今年已整合旗下格上租車、裕電俥電及行冠企業成立裕隆集團移動服務事業群,將汽車租賃、電動車充電服務、客服拖吊、車輛拍賣及保修通路納入整合事業,10月還將宣布裕融企業入股LINE觔斗雲(LINE TAXI)推出全新創新移動服務平台。
將於28日開幕的裕隆城,不僅是孕育台灣汽車工業的發源地,亦是裕隆在新店起家厝迎來70周年的重要里程碑,這裡有食、衣、住、行各式消費活動,5樓「裕隆70人車生活特展」透過鮮活的展示,一窺裕隆新店廠區發展脈絡,讓民眾對裕隆有更深的認識,看到當年嚴慶齡播下的種子,在台灣土地開枝散葉的樣子。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