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海協會會長張志軍3日在《兩岸關係》雜誌2024年第1期上發表題為〈守正創新 奮發作為〉的新年寄語,稱大陸將以文化促認同,以交流增情感,以融合匯力量,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

張志軍表示,不管國際風雲如何變化,大陸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的決心不會動搖,促進兩岸交流合作、增進同胞利益福祉的初心不會改變,堅守一個中國原則、反對台獨分裂和外部干涉的底線不會改變。

針對即將舉行的台灣兩項選舉,張志軍表示,是和平與戰爭、繁榮與衰退兩條道路、兩種前景的重要抉擇,廣大台灣同胞要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堅決反對台獨分裂活動和外部勢力干涉,為推動兩岸關係重回和平發展正軌做出堅定正確的選擇。

此外,大陸《環球時報》3日刊出美國前駐中國大使羅德專文表示,現在的中美關係和冷戰時代的美蘇關係存在重大差異,譬如美中之間有著廣泛且不可切斷的經濟聯繫,因此拜登政府對中美經濟關係採取的是「去風險」而非「脫鉤」;該原則也適用於學生、科學家、文化和媒體等非經濟領域的兩國交流。

在美國國內,有一些人認為「對中接觸」政策對美國是戰略失敗。對此,羅德駁斥道「恰恰相反」,因為無論從50年前還是現在看,除「接觸」政策外,沒有其他更合理的選擇。

針對台灣議題,羅德認為,美國不應拋棄「戰略模糊」政策,因為轉向「戰略明確」將摧毀半個世紀的一個中國政策,顛覆美國與北京的關係,並為台灣一些人採取挑釁行動「開綠燈」。

談及拜登政府對中國加強科技出口限制,羅德強調,中美兩國擁有巨大的共同經濟利益,美國在保護敏感領域的同時,不應損害這些經濟利益。由於供應鏈、第三國的參與、雙重用途的技術和產業政策所衍生的不良影響,「小院高牆」政策很難實施。

#經濟利益 #交流 #融合 #拜登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