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符實際的能源政策、人口老化、基礎建設落後,工商團體不諱言,都是根留台灣的企業主日日面對的經營挑戰,也對台灣經濟的未來感到憂心,雖然三黨總統候選人都向企業承諾「會解決五缺,讓企業安心」,他們仍不放心。
然而,當三黨候選人也都同時強調要有更多護國神山群,甚至是讓全球企業與人才都願意「流(留)」到台灣時,工商團體直言,只要五缺問題未解,這些都只會造成產業界互搶已經「五缺」的資源。
政府鼓勵投資台灣,工總理事長苗豐強、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商總理事長許舒博都認為,不是壞事。只是在政策鼓勵下,2021年台灣迎來史上最大投資潮,卻也導致五缺問題更加嚴重。苗豐強不只一次的說,在台灣有「五缺」的情況下,「不是所有東西搬到台灣都是好事。」
產業互搶「五缺」資源的現象,許舒博與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直指,顯示台灣缺長遠的產業規畫與目標,而政府的能源政策目標、不只讓產業面臨五缺挑戰外,還新增「缺綠電與缺碳權」。
工商團體指出,當美中對抗、新冠疫情全球肆虐致使全球供應鏈重組時,也因政府沒有長遠目標的規畫,出現「缺工、缺疫苗、缺料、缺櫃、缺資源等新五缺」,導致「五缺」會因局勢不斷變化為「五+N」缺。
苗豐強因而從邏輯面指出,當資源有限時,台灣應運用台灣長期以來西進與南向的優勢,以推動產業控股模式,吸引台商及外資在台成立營運總部或區域中心,逐步建立台灣為技術、研發及精密製造的腦力中心,大陸、東協及南亞國家為原料、中低階製造的外圍生產的供應鏈模式,以緩解產業互搶資源的現況。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