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華爾街日報》獨家消息,英特爾(Intel)正在推遲其在美國俄亥俄州的200億美元建廠計畫,理由是晶片需求前景看淡及補助撥款緩慢。
參與相關專案的人士透露,俄亥俄州的新晶片廠的製造設備等相關建設,目前規劃將延至2026年底才能完工。據了解,該廠位於哥倫布東北部,目前施工進度達160萬個工時以上,約有800名員工在此工作。官方拒絕透露俄州新晶片廠的生產目標。
英特爾對外表示,大型專案通常需要因應不斷變化的時間表,尤其是半導體產業。英特爾發言人解釋:「我們的決策因素包含業務狀況、市場動態以及對資本管理負責任。」
兩年前英特爾將俄州廠目標訂在2025年投入生產,執行副總裁、負責製造業務的總經理艾斯法亞尼(Keyvan Esfarjani)當時直言,設廠速度與規模,很大程度取決於政府資金的挹注。
美國政府《晶片法案》祭出530億美元的激勵政策,對象包括英特爾等。此外,當地政府向其新廠提供6億美元補助金。
儘管美國預計將在未來數周內向英特爾、台積電和其他晶片大廠提供數十億美元的資金,目前仍未授權任何重大撥款。台積電近日表示,因應美國補貼談判的進展,將推遲其位於亞利桑那州400億美元晶片工廠的生產。
英特爾除了投產時將面臨資金緊繃,晶片需求前景看淡,隨著疫情結束、電子產品需求下降,晶片從短缺轉為供過於求。
近期個人電腦(PC)銷量回溫,以及人工智慧(AI)的成長,有望帶動晶片需求出現反彈,市場跡象顯示轉向對英特爾有利。上周該公司的第一季財測黯淡,外界估計僅為暫時性。
近年來,英特爾仍迅速推進在多地的擴建計畫,包含上周在新墨西哥州的新廠宣布啟用,此為35億美元投資案的一部分。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