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港媒5日報導,法國財長勒梅爾(Bruno Le Maire)表示,中國企業生產大量的半導體、電動汽車、太陽能和風電設備,並希望出口到歐盟,因此必須先對此採取因應行動。勒梅爾強調,歐洲需要「再平衡工具」,以捍衛自身經濟利益,避免被夾在美國的保護主義和中國的干預主義之間。
報導稱,法國政府邀請德國副總理兼經濟部長哈貝克(Robert Habeck)、義大利工業部長烏爾索(Adolfo Urso)8日在巴黎共商各種應對方案。同日稍晚,勒梅爾將與中國商務部部長王文濤會面。
勒梅爾指出,歐中貿易若要再平衡,就必須制定新的環境規則,但德國不願意。至於新環境規則,法國有兩個備案,一是制定規則,將歐盟公共招標的一部分保留給歐洲公司;另一則是只為達到嚴格綠色標準的產品提供獎金和補助金。
他坦言:「我們必須向經濟對手展現實力,歡歡喜喜的全球化時代已經結束,所有人都應覺醒,競爭性的全球化時代已經到來」。
另據報導指出,德國總理蕭茲本月稍晚將率領BMW、賓士等德企高層訪問中國。這是去年德國制訂對中新戰略以來,蕭茲首次訪中。德國新戰略強調「去風險」以減少對中國經濟的曝險,但具體措施和條文卻是界定模糊。目前中國是德國最大的貿易夥伴,也是其全球最大汽車市場,這令德國無法忽視德商在中國的龐大利益。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